【老何史地杂记】
又自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
【按:骠国,今缅甸。此即中国通向印度半岛的“蜀身毒道”。清代学者吴承志在其编撰的《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两条滇缅印贸易通道。
第一条商道从云南的古永进入缅甸的密支那附近之允冒,渡过伊洛瓦底江和猛拱河到达猛拱,经曼尼坡进入阿萨姆的高哈蒂。
另一条商道经云南遮放、畹町进入缅甸,再经锡箔、叫栖到骠国国都室利差呾罗城(今卑谬东南8公里处),然后翻越钦山进入印度阿萨姆的高哈蒂。
除了这条陆上商道,还有了一条以广州为出发地绕行印度支那半岛的海上贸易通道。】
又西北渡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六百里。
又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恒河南岸羯朱嗢罗国四百里。
又西至摩羯陀国六百里。
【按:古印度半岛小国林立,自古从来没有实现过政治统一,没有建立任何大一统的王朝和帝国。所说的大印度国都是伪史。】
一路自诸葛亮城西去腾充城二百里。又西至弥城百里。又西过山,二百里至丽水城。乃西渡丽水、龙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
乃西渡弥诺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罗门国。
【印度半岛有一个秦人殖民地的国家,自号也叫大秦。】
又西渡大岭,三百里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
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国东北境之奔那伐檀那国,与骠国往婆罗门路合。
一路自驩州东二日行,至唐林州安远县,南行经古罗江,二日行至环王国之檀洞江。又四日至朱崖,又经单补镇,二日至环王国城,故汉日南郡地也。
自驩州西南三日行,度雾温岭,又二日行至棠州日落县,又经罗伦江及古朗洞之石蜜山,三日行至棠州文阳县。又经漦诳涧,四日行至文单国之算台县,又三日行至文单外城,又一日行至内城,一曰陆真腊,其南水真腊。
又南至小海,其南罗越国,又南至大海。
【以下广东通西方海道】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
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
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门毒国。
又一日行,至古笪国。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两日行,到军突弄山。
又五日行至海硖,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南岸则佛逝国。
佛逝国东水行四五日,至诃陵国,南中洲之最大者。
又西出硖,三日至葛葛僧祗国,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畏惮之。
【海盗地区。】
其北岸则个罗国。个罗西则哥谷罗国。又从葛葛僧只四五日行,至胜邓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
又六日行,至婆国伽蓝洲。又北四日行,至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
【狮子国,锡兰。】
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最南境。又西北经十余小国,至婆罗门西境。又西北二日行,至拔狖国。又十日行,经天竺西境小国五,至提狖国。
其国有弥兰太河,一曰新头河,自北渤昆国来,西流至提狖国北,入于海。
【即印度河。入阿拉伯海。】
又自提狖国西二十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曰罗和异国,国人于海中立华表,夜则置炬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
【灯塔。】
又西一日行,至乌剌国,乃大食国之弗利剌河,南入于海。
【阿拉伯河。】
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镇也。
又西北陆行千里,至茂门王所都缚达城。
【巴格达城。】
自婆罗门南境,从没来国至乌剌国,皆缘海东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国,其西最南谓之三兰国。
自三兰国正北二十日行,经小国十余,至设国。又十日行,经小国六七,至萨伊瞿和竭国,当海西岸。
又西六七日行,经小国六七,至没巽国。又西北十日行,经小国十余,至拔离謌磨难国。又一日行,至乌剌国,与东岸路合。
西域有陀拔思单国,在疏勒西南二万五千里,东距勃达国,西至满国,皆一月行,南至罗刹支国半月行,北至海两月行。
罗刹支国东至都槃国半月行,西至沙兰国,南至大食国皆二十日行。
都槃国东至大食国半月行,南至大食国二十五日行,北至勃达国一月行。勃达国东至大食国两月行,西北至岐兰国二十日行,北至大食国一月行。河没国东南至陀拔国半月行,西北至岐兰国二十日行,南至沙兰国一月行,北至海两月行。
岐兰国西至大食国两月行,南至满国二十日行,北至海五日行。满国西至大食国两月行,南至大食国一月行,北至岐兰国二十日行。沙兰国南至大食国二十五日行,北至满国二十五日行。
石国东至拔汗那国百里,西南至东米国五百里。
罽宾国在疏勒西南四千里,东至俱兰城国七百里,西至大食国千里,南至婆罗门国五百里,北至吐火罗国二百里。
东米国在安国西北二千里,东至碎叶国五千里,西南至石国千五百里,南至拔汗那国千五百里。
史国在疏勒西二千里,东至俱蜜国千里,西至大食国二千里,南至吐火罗国二百里,西北至康国七百里。
《新唐书地理志》(七)摘录
【老何史地杂记】
又自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
【按:骠国,今缅甸。此即中国通向印度半岛的“蜀身毒道”。清代学者吴承志在其编撰的《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两条滇缅印贸易通道。
第一条商道从云南的古永进入缅甸的密支那附近之允冒,渡过伊洛瓦底江和猛拱河到达猛拱,经曼尼坡进入阿萨姆的高哈蒂。
另一条商道经云南遮放、畹町进入缅甸,再经锡箔、叫栖到骠国国都室利差呾罗城(今卑谬东南8公里处),然后翻越钦山进入印度阿萨姆的高哈蒂。
除了这条陆上商道,还有了一条以广州为出发地绕行印度支那半岛的海上贸易通道。】
又西北渡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六百里。
又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恒河南岸羯朱嗢罗国四百里。
又西至摩羯陀国六百里。
【按:古印度半岛小国林立,自古从来没有实现过政治统一,没有建立任何大一统的王朝和帝国。所说的大印度国都是伪史。】
一路自诸葛亮城西去腾充城二百里。又西至弥城百里。又西过山,二百里至丽水城。乃西渡丽水、龙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
乃西渡弥诺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罗门国。
【印度半岛有一个秦人殖民地的国家,自号也叫大秦。】
又西渡大岭,三百里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
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国东北境之奔那伐檀那国,与骠国往婆罗门路合。
一路自驩州东二日行,至唐林州安远县,南行经古罗江,二日行至环王国之檀洞江。又四日至朱崖,又经单补镇,二日至环王国城,故汉日南郡地也。
自驩州西南三日行,度雾温岭,又二日行至棠州日落县,又经罗伦江及古朗洞之石蜜山,三日行至棠州文阳县。又经漦诳涧,四日行至文单国之算台县,又三日行至文单外城,又一日行至内城,一曰陆真腊,其南水真腊。
又南至小海,其南罗越国,又南至大海。
【以下广东通西方海道】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
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
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门毒国。
又一日行,至古笪国。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两日行,到军突弄山。
又五日行至海硖,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南岸则佛逝国。
佛逝国东水行四五日,至诃陵国,南中洲之最大者。
又西出硖,三日至葛葛僧祗国,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畏惮之。
【海盗地区。】
其北岸则个罗国。个罗西则哥谷罗国。又从葛葛僧只四五日行,至胜邓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
又六日行,至婆国伽蓝洲。又北四日行,至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
【狮子国,锡兰。】
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最南境。又西北经十余小国,至婆罗门西境。又西北二日行,至拔狖国。又十日行,经天竺西境小国五,至提狖国。
其国有弥兰太河,一曰新头河,自北渤昆国来,西流至提狖国北,入于海。
【即印度河。入阿拉伯海。】
又自提狖国西二十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曰罗和异国,国人于海中立华表,夜则置炬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
【灯塔。】
又西一日行,至乌剌国,乃大食国之弗利剌河,南入于海。
【阿拉伯河。】
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镇也。
又西北陆行千里,至茂门王所都缚达城。
【巴格达城。】
自婆罗门南境,从没来国至乌剌国,皆缘海东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国,其西最南谓之三兰国。
自三兰国正北二十日行,经小国十余,至设国。又十日行,经小国六七,至萨伊瞿和竭国,当海西岸。
又西六七日行,经小国六七,至没巽国。又西北十日行,经小国十余,至拔离謌磨难国。又一日行,至乌剌国,与东岸路合。
西域有陀拔思单国,在疏勒西南二万五千里,东距勃达国,西至满国,皆一月行,南至罗刹支国半月行,北至海两月行。
罗刹支国东至都槃国半月行,西至沙兰国,南至大食国皆二十日行。
都槃国东至大食国半月行,南至大食国二十五日行,北至勃达国一月行。勃达国东至大食国两月行,西北至岐兰国二十日行,北至大食国一月行。河没国东南至陀拔国半月行,西北至岐兰国二十日行,南至沙兰国一月行,北至海两月行。
岐兰国西至大食国两月行,南至满国二十日行,北至海五日行。满国西至大食国两月行,南至大食国一月行,北至岐兰国二十日行。沙兰国南至大食国二十五日行,北至满国二十五日行。
石国东至拔汗那国百里,西南至东米国五百里。
罽宾国在疏勒西南四千里,东至俱兰城国七百里,西至大食国千里,南至婆罗门国五百里,北至吐火罗国二百里。
东米国在安国西北二千里,东至碎叶国五千里,西南至石国千五百里,南至拔汗那国千五百里。
史国在疏勒西二千里,东至俱蜜国千里,西至大食国二千里,南至吐火罗国二百里,西北至康国七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