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的主粮: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说“伊洛竭而夏亡”
原创者署名·历史评谈,2023-02-06
07:3
原文据今日头条
儒家眼里的王朝兴亡,往往将之归咎于帝王“修不修德”,“不修德”的导致天怒人怨,进而爆发各种天灾警示,比如夏桀不修德,上天降下一次超级灾难。
根据国语记载,夏朝末期遭遇一场天灾,导致伊水与洛水枯竭,进而导致夏朝灭亡,商朝灭亡与之相似,即“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夏桀“修不修德”与“河洛竭”自然毫无关系,但“河洛竭”了之后夏朝灭亡,其中到底有何原因?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夏朝人的主粮,决定了他们面对“伊洛竭”时必然会爆发严重的粮食危机。
夏朝人的主粮吃什么?
位于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普遍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根据考古发现,在二里头遗址中,已经五谷(稻、黍、稷、麦、菽)齐备,但二里头先民主要吃五谷之中的哪一个呢?
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埋藏在地下的粮食,如今早已碳化,与泥巴混在一起,但碳化粮食较轻会浮在水面,而泥土较重会沉入水底,因此可以通过“浮选法”区分碳化粮食与泥土,最终学者通过这种方式挑选出碳化粮食颗粒。以下是两次研究报告的数据,结论改写认知。
1999—2006年的二里头发掘报告:粟(稷)米数量是稻米的二倍,其他数量极少。
2019年,二里头各期的277个采样,最终统计结果为:稻14768粒,粟13883粒,黍2248粒。
统计可以确认: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2克,稻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16-34克,同样的数量,后者重量是前者的8-17倍。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即夏朝人的主粮不是粟、黍、麦之类,而是源自南方的水稻。
关注夏朝
夏王朝的主粮: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说“伊洛竭而夏亡”
原创者署名·历史评谈,2023-02-06 07:3
原文据今日头条
儒家眼里的王朝兴亡,往往将之归咎于帝王“修不修德”,“不修德”的导致天怒人怨,进而爆发各种天灾警示,比如夏桀不修德,上天降下一次超级灾难。
根据国语记载,夏朝末期遭遇一场天灾,导致伊水与洛水枯竭,进而导致夏朝灭亡,商朝灭亡与之相似,即“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夏桀“修不修德”与“河洛竭”自然毫无关系,但“河洛竭”了之后夏朝灭亡,其中到底有何原因?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夏朝人的主粮,决定了他们面对“伊洛竭”时必然会爆发严重的粮食危机。
夏朝人的主粮吃什么?
位于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普遍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根据考古发现,在二里头遗址中,已经五谷(稻、黍、稷、麦、菽)齐备,但二里头先民主要吃五谷之中的哪一个呢?
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埋藏在地下的粮食,如今早已碳化,与泥巴混在一起,但碳化粮食较轻会浮在水面,而泥土较重会沉入水底,因此可以通过“浮选法”区分碳化粮食与泥土,最终学者通过这种方式挑选出碳化粮食颗粒。以下是两次研究报告的数据,结论改写认知。
1999—2006年的二里头发掘报告:粟(稷)米数量是稻米的二倍,其他数量极少。
2019年,二里头各期的277个采样,最终统计结果为:稻14768粒,粟13883粒,黍2248粒。
统计可以确认: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2克,稻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16-34克,同样的数量,后者重量是前者的8-17倍。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即夏朝人的主粮不是粟、黍、麦之类,而是源自南方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