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侨报:华裔科学家徐荣祥状告诺奖评审委

(2012-12-07 15:56:41)
标签:

杂谈

一起值得密切关注的跨国科学知识产权诉案

华裔科学家徐荣祥状告诺奖评审委

华裔科学家徐荣祥

华裔科学家徐荣祥


    美加州橙县一位华裔科学家日前向地方高院提出了对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控告,这位华裔科学家的诉状称,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被错误地誉为干细胞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

    这位名叫徐荣祥(Dr. RongxiangXu)的华裔科学家声称是“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创始人。他日前向法院递交了诉状,要求数目不详的经济赔偿,并要求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收回部分用于解释今年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得奖原因时所用的词语。

    徐荣祥的诉状指出:“需要说明的是,徐博士没有兴趣以贬低两名获奖科学家的著述或发现的方式挑战诺贝尔奖。”“徐博士主要想恢复他作为上述言论中所指明的科学成就的拥有人及领军人物的主导地位。”徐荣祥称,1984年,他发现了如何再生细胞,他的这项研究使得73个国家的2000万烧伤患者受益。这一诉讼是在橙县高院提出的,因为代表徐荣祥的Ar-dent法律集团公司的总部设在橙县。

    根据诺奖评审委员会发表的文件,今年荣获诺奖的英国科学家格登(JohnGurdon)在1962年已发现了取自动物(如青蛙)身体已发生功能分化的细胞(如人体表皮细胞或肠细胞)可以还原至具有胚胎干细胞特征的状态。这证明了DNA才是生命的决定因素。40年后,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Yamanaka)发现一个使发生组织分化的细胞变回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提取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也将导致胚胎死亡,而山中伸弥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性特征的方法免除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

    根据诺奖评审委员会发表的文件,上述两名获奖科学家的发现最终导致了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该委员会还认为,上述突破性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于细胞和组织如何发展的理解。根据这些发现,教科书被重新编写,新的研究领域也建立起来。基于两人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科学家已在研究及发展诊断及治疗疾病方法方面开创了新契机。科学家可利用细胞核重新编程造出可替换组织,用于治疗帕金森等症和研究疾病的根源问题。

    目前,诺奖委员会尚未就徐荣祥的诉状予以回应。          
美国侨报

【附注:徐教授是何先生的多年好友。何先生非常了解徐教授的全部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生命的卓越意义。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