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按语:
以下两则权威百科全书的词条,使得关于“共济会”这一跨国、全球性的、秘密的准宗教组织是否存在的怀疑足以解除。中国多数知识界、学术界对这样一个影响全球近代历史的神秘组织的无知是十分可耻、可悲的。
但是,细玩这两个词条,不难看出撰写者欲言又止、闪烁其词的为难。所以词条内容自相矛盾、充满诡异,与其说向读者解答了关于什么是共济会的问题,不如说是帮助其辩护和掩饰。词条中暗藏了诸多问题。至于为什么会如此?自可请有心人深思。
编撰这种解释质量的词条,实在有辱于这两部号称世界顶级的《百科全书》的声望。
————————————————————
MASONS 同濟會
一種人們自願組成的團體,以建築工具【按:角尺、圓規、瓦刀、泥铲】作為教人從善的象徵。明文規定不主動招收會員,欲加入者必須有介紹人。以建立世界性的友愛組織為宗旨。指導會員努力學習、精進手藝、服務他人,並且仁慈待人。雖然這不是宗教,但有許多宗教的特質,例如勸人為善,集會始末祈禱。並非秘密團體,亦未掩飾其存在。
組織、會員制度與服務
同濟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支部”,許多小支部形成一個大支部,而大支部甚具權威。除了大支部外,並無中央的權力單位或世界性的指導群。在美、加地區並無全國性的大支部。
全球同濟會會員約有500萬人,以美國人最多(約350萬),不列顛群島(100萬),加拿大(35萬),以及南美(5萬)次之。同濟會接納不同國籍、種族及宗教信仰的人士。為世界性、民主性的組織,但入會資格有所限制。
自華盛頓到福特(Gerald R.
Ford),美國有14任總統為同濟會會員,《獨立宣言》的簽署者中有9位曾為其會員,美國憲法的簽署者中亦有13位曾為其會員。
此外,莫扎特、彭斯(Robert
Burns)、羅傑斯(Will Rogers)、亨利.福特(Henry Ford)、林白(Charles A.
Lindbergh)、麥克阿瑟、約翰韋恩、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以及小艾德林(Edwin E.
Aldrin, Jr.)等名人,亦是同濟會會員。
歷史背景
聯想力豐富的學者將同濟會溯源自伊甸園和埃及的金字塔。事實上,同濟會起源於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建築工匠工會。當時每完成一件建築契約總有些工匠會離開工會另尋工作,留下的人則繼續兄弟般的關係,漸漸形成“支部”。其原則是只收男性為會員。
1717年6月24日,有4個支部在倫敦集會,進而形成第一個大支部。因為不涉及政治或派系之爭,參與者眾並傳布廣泛。
同濟會进入美、加的時間頗早;波士頓和費城在1730年即有支部設立。參加美國獨立革命的人士多為其會員,較著名者有華盛頓、里維爾(Paul
Revere)和韓考克(John Hancock)。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2007年中文版)词条
Freemasonry
共济会制度
世界上最大的以互助为宗旨的秘密团体共济会(Free
and AcceptedMasons)所奉行的信条和实践活动(按:原文如此)。
共济会制的传播是由英帝国的向外扩张引起的,迄今仍盛行于英伦三岛及原来英帝国范围各个国家内。
共济会制起源于中世纪的石匠和教堂建筑工匠的行会制度。随着教堂建筑行业的不景气,一些投入施工的石匠行会的分会开始接受名誉会员,以便补充他们日益减少的成员数目。近代的象征性共济会及其制度就是由一些这样的分会演变而来的。
尤其是在17和18世纪,这条象征性的共济会制度又吸收了古代宗教团体及骑士兄弟会的仪式及举行仪式的场面。
1717年,共济会的第一个联合组织“共济总会”(Grand
Lodge)在英格兰成立。共济会制几乎自其出现之始就受到各宗教团体的反对,特别是天主教的反对,同时也遭到不同国家的反对。
共济会制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基督教会的制度,其实并非如此。不过,它却包含许多宗教成分:其信条强调道德、慈善以及遵守当地法律。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的存在并坚信灵魂不灭说的成年男子。然而事实上,一些分会歧视犹太人、天主教徒和有色人种,因而受到指责。
一般说来,在使用拉丁语族语言的各国中,共济会制吸引着自由思想家及反对教权的人士,而在操盎格鲁—撒克逊语的诸国,会员多是白人新教徒。
多数国家的大部分共济会分会将成员划为3个主要等级:学徒、师兄弟及师傅。许多分会中存在为数甚多的等级,均置于3个主要等级之上,有时竟达千种之多。这些组织内部的特点,往往因国家不同而差别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