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肖明超新生代市场监测银行营销银行服务银行网点银行排队银行渠道网上银行 |
分类: 新营销观察 |
网点排队要加强“软服务”的供应。有一个专门研究排队现象的营销专家讲了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帮助银行从心理层面去缓解消费者的不满。如果让消费者等待的时候无所事事,消费者会认为这个时间很长。如果你跟他(她)沟通,让他(她)等待的时候能够阅读报纸杂志,他会觉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如果一个人显得很焦虑,本来他等待了半个小时,他通常会感觉比一个小时还要长,因此让等待的消费者放松心情是减缓他们焦虑感的关键;不确定的等待,比已知和等待的时间更长,消费者不知道等待到什么时候,让他感觉不确定,他会更焦虑,所以没有告诉他理由,跟说明理由、等待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不公平的等待比平等的等待时间显得更长,现在对于VIP客户,VIP窗口和普通窗口一样的时候,大家对VIP客户就很不满,本来很长一个队,来了一个VIP,跑到前面去了,众人就开始抱怨,VIP客户还觉得自己吃亏,他们会认为存的钱比一般消费者多,就应该享受优先服务,但是一般消费者却不是这样看的;服务价值越高,愿意等待时间越长,如果一个消费者去银行,银行告诉他存的钱赚了十万了,他等一天也高兴,如果你让他交个水电费等半天,他会觉得很难接受;令人不舒适的等待比舒适等待感觉时间要更长,所以好的服务环境,你让他坐的很舒适,他的满意度也会得到提升。这些原则对于银行来讲,渠道问题不仅仅是网点改善,硬件的改善,在服务层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让他们在等待的时候有事可干,是目前来讲银行在服务细节方面可以做的提升,很多银行网点很有意思,有饮水机没有杯子,有杂志的架但是没有杂志在上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把眼光放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也要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有哪些服务提升方式可以促进,让他们能感觉到不再无聊,然后简化他们的焦虑。
电子化的渠道要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在数据里面我们也会发现,目前来讲真正用网上银行群体,是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新富群体,这几年使用网上银行有一些增长,但是并不大,实际上,电子化渠道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银行问题,不可忽视的是数字鸿沟的问题,因为很多消费者不掌握这个技能,所以你让他用ATM,他就有顾虑,他不了解网上银行,你非让他一定要用网上银行,他同样难以接受。分析发现,对于那些收入越高的群体、知识层次越高的群体他们使用电子化渠道的频率就越高,因为他们掌握了足够的数字化的操作技能。现在有很多老头老太太这部分群体,更愿意到柜台去办,原因就是他们对于电子化的东西存在心理障碍。
辅导、激励、创新是解决银行渠道问题的关键点。从以上的这些研究会发现,银行对于消费者的辅导是不够的,所以在营销创新方面,银行需要有更多的教育,更多消费者的辅导,如果我们不能告诉消费者应该怎么样去使用,他们就觉得非常没有保证;其次,要让消费者使用新的业务渠道,一定要有好的理由,物理网点饱和会使银行增加很大的成本,但是消费者不会去考虑这些,因此,一个新的服务渠道的推广,银行需要采取措施去激励消费者,比如,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使用电话银行,可以有一些收益,有一些利益的驱动,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的去尝试和使用新渠道;再次,银行可以做一些基于消费者生活需求的终端创新,解决更多缴费等服务需求,例如北京银行有一个自助缴费的终端,可以交水电费,甚至可以打电话,消费者知道和了解这个渠道,就会觉得很方便,他们可以把很多本来要到柜台的缴费业务到自助终端来进行,有更多这种自助的终端,能够基于人们需求终端的创新,对于缓解我们网点的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方面;此外,银行还要在安全性上提供足够的保障,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怎么样能够有好的安全屏障,同时把你安全的技术告诉消费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在包括很多高端的群体对于这些电子化的渠道也是有顾虑的,并不见得一般人有顾虑,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让安全不再是问题呢?
(本文根据肖明超先生在第二届"市场研究助力银行营销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本博客博文均属博主原创作品,博主版权所有,如有传统媒体转载引用,请发邮件到clarkxiao@126.com获得许可,网络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