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肖明超银行银行服务银行消费者银行规模网上银行银行产品 |
分类: 新营销观察 |
而很多时候,银行的视角和消费者的视角之间是存在冲突的。主要可以体现在:
银行规模VS质量暇疵。很多银行规模非常大,但是从消费视角来看,规模越大的银行产生的问题越多,比如银行排队现象就是一个典型,客户数量最大的银行排队现象最突出,消费者满意度是最低的,所以消费视角能看到的银行规模,却是质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专业产品VS大众思维。理财产品是一个专业的词语,但是消费者却不懂,他更多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理解理财产品,所以银行开发了很多理财产品,消费者知道和了解的却很少,这理念启示我们如何去对接从消费者角度的思考。看一个消费者不要看得太复杂,如果我们把消费者想得太复杂,我们的营销就很难让他们投入到理念。
产品利益VS认知障碍。银行会自己定义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比如便利、能够为消费者的资金保本、增值,能够提供好的服务,但是消费者却常常存在认知障碍,他对银行讲的这些故事,很多时候有很多的顾虑。
技术先进VS顾虑重重。技术先进是解决消费者办理业务的效率的,但是在中国市场,先进的技术却往往得不到高频率的使用,例如银行开设网上银行,消费者却始终觉得网上银行不安全,技术障碍以及打消消费者的一些顾虑是比较困难的。
产品丰富VS非我所要。银行目前产品线都比较长,但是消费者经常会觉得这些产品跟他们似乎没有关系,因为银行很多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真正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产品的创新对于消费者的洞察并不够,因此如何应对消费需求来开发产品,这是今后一段时间银行竞争的焦点。
对于未来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发展来看,银行必须转变营销理念,以消费者为核心,更多关注消费者视角才能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本文根据肖明超先生在第二届"市场研究助力银行营销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本博客博文均属博主原创作品,博主版权所有,如有传统媒体转载引用,请发邮件到clarkxiao@126.com获得许可,网络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