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返券促销:一场螳螂捕蝉的游戏

(2006-12-25 22:27:19)

曾几何时,中国消费者就被各种促销手段所包围,打折、返券几乎成为了购物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商场发明了这些手段之后,马上就被各个商场竞相模仿,于是,消费者也养成了在打折、返券的热闹中购物的习惯,看到商场有打折促销,就忍不住冲进去狂购一番。而商场也因此开始不断的玩着新的花样,而返券这种连环计更是被商场应用得炉火纯青,特别到节假日的时候,各种商场变着戏法的返券活动吸引的不仅仅是注意力,而是常常赚得“金花四溅”。但是,事实上,返券活动也只是一个变相促销而已,到底划不划算似乎并没有人去计较,因此,也就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闹剧。

返券促销:一场螳螂捕蝉的游戏

最近让返券活动推到万众瞩目的,是北京的庄胜崇光百货,据悉,20061217日,庄胜百货单方面冻结部分返券卡,声称是为了打击黄牛党,却引来了消费者的不满,也因此将这个因为返券带来的小小产业链暴露了出来。商场打着让利给消费者的旗号,推出“买××,返××”的活动,而黄牛党则掰着手指计算其中的商机,于是,三方的利益链形成了,大家最后才发现,原来黄牛党在其中赚了不少甜头,但是消费者跟黄牛党交易似乎也并没有吃亏,反而觉得占了商场的便宜。最后商场分不清谁是黄牛党,谁是消费者,于是就冻结返券卡,表面是整治黄牛党,实质上干预了消费者利益。如果商场没有这个行为,这个游戏规则会继续演下去,大家还会相安无事,可惜,这一下子满城风雨,因此,广大消费者又被上了一课。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游戏居然会在全国各地演的如此的疯狂呢?

     返券促销:一场螳螂捕蝉的游戏

从商场的角度,这是一种诱导消费者循环消费的方式。很多商场提出“满1000元送100元,买100元送100元”等形式的返券,让消费者感到很占便宜,因为这种方式看起来和商品打折一样,但是,实际上,消费者必须购满规定金额的商品才能得到赠券,于是,消费者为了获得代金券,不得不买些东西凑整;而且,返券购物不找零,消费者为了花掉返券,还得去购买一些商品,甚至一些消费者为了让返券能够花完,还常常添加一定现金购买商品,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商场的导演下循环的进行了多次购物:第一次,为了得到返券,累计购物;第二次,为了花返券,继续购物;第三次,由于返券不找零,消费者又花了部分钱。这样的方式,商场怎么会不占便宜呢,哪种促销活动有这样循环消费的销售量大?更加重要的是,一般返券都不好花,有消费者常常说,买东西通常半小时就搞定,花返券却要一小时以上,有时候为了花几十块钱的返券常常费掉半天的功夫,但是不花,返券又有时间限制;而消费者如果不花,商场会更加高兴。商场之所以乐于用这种方式,实际上,这是一个几乎不费事的促销活动,这告诉消费者,凡是让你先投入,然后通过一些代替真金白银的东西(返券)来以物易物的活动,商家多半都不会赔,这不是让利消费者,而是更高级别的营销活动而已。

返券促销:一场螳螂捕蝉的游戏

附图:东方时空与新浪网的调查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消费者愿意参与这种活动呢?这是消费者的心理,由于大规模的打折、返券的活动并不是天天有,而消费者常常都希望能够在购物中获得一些优惠,因此,凡是面对商场推出来的返券活动,都会认为是划算的,但是,消费者是缺乏比较的,也缺乏判断,而一般商场返券的活动都搞得看起来非常的隆重,比如“买1000,返1000”等,或者“××周年庆典”活动等。这个时候,大家主观上以为,凡是促销都是有优惠的,而过了此山就没有这样的“鸟”叫,因此就赶紧峰拥而上。只要有一拨人参与进来,商场就显示出了热闹的气氛,而这种看起来热闹的“抢购”气氛让更多缺乏理性分析的人参与了进来。因此,消费者在返券活动中,还是贪图便宜的心理在起作用。试想,如果商场将所有的产品价格都提高20%再返券促销呢?再说,商场即便是赚少一点,但是在短期内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那也不错,还可以清空部分产品,何乐而不为呢?

返券促销:一场螳螂捕蝉的游戏

附图:东方时空与新浪网的调查

这个时候,黄牛党出场了。黄牛党不是商场返券才出现的群体,中国只要有钱购买“纸张”的地方,就一定有黄牛党,春运期间所有人在售票窗口都买不到火车票,结果发现,在黄牛党那里只要每张车票多出钱,你到哪里的票都能买到,而且有数据显示,卖火车票的黄牛党团伙一个春运最高可以赚到几百万,这就是黄牛党的经典素描,“哪里有漏洞,就往哪里钻”应该是这群人的真实写照,不信你到北京一些电影院门口,总是有人问你“要买电影票吗?”,而离他们10米左右就是售票窗口。商场这样的返券活动就没有漏洞吗?黄牛党只不过是顺便从中间当当为消费者“代购”的角色,消费者还觉得划算呢。实际上,“黄牛”是利用返券与“打折”之间的价差来赚取利润,比如,商场推出“买200200”活动,如果顾客买1000元的商品,按“黄牛”开出的五五折计算,只要支付“黄牛”550元就可以拿走商品,而不用再拿着返券满场转悠,购买别的东西。而“黄牛”在替顾客交了剩下45%的钱后,即可获得1000元的券,当他再用券替下一位顾客付款时,便赚取了其中的差价。黄牛党只是看到了中间的买卖差,因此黄牛党的营销知识一点都不比商场差,而消费者也有这个需求,否则怎么会有人来支持他们的生意呢。

返券促销:一场螳螂捕蝉的游戏

 附图:网上流传的黄牛公式

总的来说,返券看起来似乎很热闹,也好像商场真的为消费者谋利益,实际上,是个复杂的理财游戏,价格要看准,活动规则要明白,精算水平还要高,试想,有多少消费者有这个综合能力,关键是,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对单个消费者而言,商场依然是强势的。而黄牛党的出现,也是因为游戏规则得程序不合理。这使得返券活动成为了螳螂(商场)捕蝉(消费者),黄雀在后(黄牛党)的游戏。其中原因,还是由于消费市场不规范,商场促销缺乏管理,消费者感性消费的心理造成的。反过来说,采用明折明扣的促销方式,直接打折让利给消费者,也未尝就不是好的方式,有时候,事情凡是搞复杂了,迟早会出问题,一旦规则被解密,以后消费者就聪明了,商场用返券“忽悠”消费者,还是得悠着点。

返券促销:一场螳螂捕蝉的游戏

 

新闻回放:

北京返券风始于1998年。始作俑者是庄胜崇光百货。当年北京各大商家大打折扣战,庄胜崇光率先推出了“满100元返20元券”的促销。这一新的促销模式立即吸引了商家的关注,从前两年的“买100返20”到现在的“买200返300”,可谓愈演愈烈。随着返券额度的高涨,返券出现了诸如提高原价等很多欺骗性手段,使得消费者的报怨和不满也正比例增加。2005年2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规范(试行)》,试图规范返券行为,但收效甚微。

 为规范商家促销活动,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了《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并于2006年10月15日起实施。但有专家认为,《办法》对返券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并且对非法促销行为处罚力度较弱,因此较难有效规范返券促销。

2006年12月18日上午,数十人聚集在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入口处抗议。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便是日常在这家商场以倒腾返券赚取利润的“黄牛”。据介绍,该商场认为,“黄牛党”的出现扰乱了正常的购物秩序。为打击“黄牛”,商场冻结了被怀疑为“黄牛”的人所持有的返券卡,卡内低则数千元、高则数万元的返券都无法使用。由于区别“黄牛”身份有困难,不排除一些普通消费者也被封卡“误伤”的可能性。此举引发集体声讨,商场不得不叫来警察维持秩序。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m/xiaomingcha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