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考反思

(2010-09-10 22:01:57)
标签:

杂谈

    9月7日之夜,宿迁城经历了特大暴雨的“大考”,从19点到凌晨1点降雨量达到260—280毫米,最大达到324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之最。据专家说,这样猛烈的降雨量砸到那个城市都是汪洋一片、一场灾难。“老天不可违,关键在应对”。就是看能否在短时间内排空积水,不致形成内涝。宿迁在这次“大考”中并不及格,主要是因为排涝难度大,最深积水三天才排空。最着急的是排涝的主河道不畅,一路顶托。这条河就是平时不起眼穿越全境达60多公里从市区直通洪泽湖落差达到七米的“民便河”,是我们城区排涝的生命线。当遭遇百年不遇的降雨量后,沿线的清水河、东沙河、太皇河及其流域争相向民便河排涝,以至于正常设计流量在100立方/秒的上游河道要承载150立方/秒的泄洪量,流经下流达300立方/秒的排水量,造成了市区水位顶托到20.5米,而受涝灾严重钟吾医院、青华中学等地的标高仅有19.5米,以致强排积水也排不出去的困难局面。类似的还有东城的宿豫区六塘河、南城的洋河镇古山河等,都形成了城市防洪的最大软肋,到了不得不防,不得不改的当务之急。
    大灾后反思、反思后大干。特大暴雨给我们上了一场危机课,暴露的问题正是大干的重点。宿迁是水乡,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宝贵资源,也形成了“怕涝不怕旱”的风俗习惯。进入新时期面向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迅猛,我们更要把城市防洪排涝当作重大基础建设的重中来抓来防,投资金、定方案、干实事。当前要迅速制定城乡防洪方案,提出项目建议,进行可行性研究。根本的方法是加宽加深“民便河”,设计行洪流量从100立方/秒沿线一直扩展到300,穿越城区的水位从19米设防提高到21米(这场水灾最高水位是20.5米),有了这个主通道,再作周边的鱼翅形汇水排涝沟渠管涵,就能形成顺畅排水的大系统,小包围水利体系。同时结合“民便河”风光带建设,深挖泓,去阻水,筑河堤,建道路、固若汤,使之成为排涝之河、水利之河、景观之河,造福百姓,长治久安。也许我们要耗费上十亿元资金,也许我们要禁止沿河水产养殖、也许我们拆除阻水桥梁、也许我们要征用部分土地,但只要为了长治久安、共同利益,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再大的投入都必须付出,再大的牺牲都要担当。这就是我们痛定思痛、反思大干所做出的重大决择,也是不得不要做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