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温总理为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来到河北一个小山村,走进蔬菜大棚,看到青翠欲滴的黄瓜,满面笑容。但一村民说,“总理,我们家大棚里的黄瓜卖不上价,……种黄瓜的收入还赶不上打小工的收入。”总理说:“这可是个大事。农民辛辛苦苦建起的大棚,本来是指望它增加收入。这件事,省里县里都要想想办法。不光要组织农民生产,还要组织农民销售。”
听了这段对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我市的设施大棚也有了20多万亩,黄瓜也不在少数,眼下还热销异常,价格也高,效益不错。但我们要未雨绸缪,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且现在全国各地种蔬菜大棚的地方太多了,市场销售就成了关键。我市不紧邻大城市的销售地,也没有山东寿光知名的大市场,仅靠“各显神通”的销售渠道非常“悬”。会不会出现“菜贱毁棚”的现象,值得我们提防。
眼下我们各级正忙着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但不能忽视也最重要的是市场销售,我们提出要用工业业化的思路抓农业,什么是工业化思路?最简单的原理“市场决定生产”,有多少销售订单就有多大的生产能力。而订单的背后是“品牌、品种、品质”等价格性能比。因此,抓现代高效农业必须始终把农副产品营销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今年必须下决心发展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每个县区都要建成一个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强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尽快建设一批直销直供基地,即使将来验收“现代农业产业园”,也要将市场销售渠道放在首位来考核。把农副产品买出去,买个好价钱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农民负责。
市场销售抓得越早越主动,越好越收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