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望安徽悟三得

(2009-03-22 14:49:15)
标签:

杂谈

    随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邻省安徽考察学习。梁保华书记一再说,这次到安徽学习就是来坚定信心的,来解放思想的,来开拓思路的。一路上所见所闻,确实使我们深受震撼,尽管各地共同面对金融危机,但安徽经济发展势头丝毫未减,对我们来说1—2月正在回落或放缓的、并综合反映当前与今后发展态势的两大指标来看,宿迁与他们之间正面临的差距。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安徽33.3%,合肥49.1%,芜湖34.1%。我市25.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安徽22%,合肥29.6%,芜湖:26.2%。我市16.4%。
    一路上,所见“大发展”、“大建设”、“大项目”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之景,我在冷静思考、反复比较后悟出三大差距:
    快字仍须当头。这些年来。宿迁经济发展始终高举新型工业化大旗,坚持年年都是招商引资年、工业突破年、大项目推进年,招商引资是“第一能力”“第一政绩”;项目推进是“生命线”、“火车头”,取得了较快发展。去年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的总要求。当时本意想把“快”字当头的,但实际提法还是把“快”字放到第二位序。但合肥市提出的则是“快字当头。快中取胜,怎么快就怎么来,怎么合适就怎么办”。“把工业化当作领头雁”,“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叫的最响的是四句话:“发展为上”,“投资为本”,“速度为先”,“富民为重”。相比较我们思想还不够解放,信心还不够坚定,其实强调“快”并不是不要“好”,没有“快”就没有“好”,关注民生与加快发展并不矛盾。只要不搞环境污染、浪费土地的发展,还是要象罗省长今年一月视察宿迁时讲的,对宿迁而言还是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又好又快”。
    教育催生创新。宿迁经济发展可以做到一时之快,但近忧远虑还是人才、科技和教育。合肥是教育强市,又有国家队的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几个所座落于此。2004年被批准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和科学园,已经形成了光机电、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在语音合成、汽车与工程机械等领域已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芜湖也有三个本科大学、六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孕育产业,教育提供人才,教育释放科技,是最大资源。相比较现在宿迁的教育、人才、科技发展的还远远不够,甚至是“跛足”。我们必须把这个短腿接长,怎么加快加强都还不为过,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下决心以教育为基础,培育人才;以产业为主体,吸引人才,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的培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机遇善于抢抓。安徽地处中部地区,区位优势并不优越。去年,国家在确定长三角经济区时并没有被列入,但一路上他们说的都是“泛长三角经济区”。按王金山书记幽默一说的,你们不带我们玩,我们自己也要玩。他们称自己的区位是“承东启西”、“传南接北”的好区位,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39个出口中有17个与江苏相接。宿迁目前也处于这个当口,我省规划的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都没带上我们,但我们不气馁,应该辩证看其中蕴藏的机遇,毕竟,我市正式列入国家明确的长三角经济区,距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沿海产业带近在咫尺,周边几个市的机场正在新建或者改造,我们与之相接相联,就能抢抓机遇。要抓紧宿新高速公路、宿淮铁路、运河集装箱码头建设,徐宿铁路、宿连运河的规划,一着不让,步步紧贴沿海开发战略,“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大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精妙的广告语
后一篇:见习制度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