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开业的宿迁“大润发”是台湾润泰集团在大陆投资的第93家店,有3.3万平方米营业面积,3万多个品种,一楼与五楼有538个停车位,是目前宿迁地区品种最全,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超市,并且还将在我市其他县开店。这类大店的入驻将对宿迁现有较低水平的商业质态进行冲击、碰撞、融合、新生。我们欢迎并鼓励。
我们常常感受到宿迁一些商业店铺的品种不多,质量不高,即使是一些专卖店精品店,也多为二三线品牌、过季商品(当然也不少好商品),一些有中高档需求的消费者不得不到大城市甚至周边城市购物,一些外来投资人员也抱怨买不到好的商品,以致购买力外流,也影响宿迁的形象。
我们也常常看到在宿迁的一些批发市场,农村乡镇、村头的小店,假冒伪劣商品还有市场。前两天一位在南京新闻媒体的记者老乡告诉我,他在家乡的商店买了一包“太太乐”鸡精,回家才看清是“大大乐”鸡精。这些“边缘市场”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防空洞。
我们还常常遇到商店服务员待客不理不睬,或者恃强蛮横,卖时当老子,退时当孙子。有些店堂不够清洁,厨房更是肮脏,装潢布置俗气,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购物环境。
商业质态和商业文化对一个城市发展并不是不起眼的“小事”,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大众消费的素质。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到一个城市喜欢到商业街大商店逛一逛,浏览一下商品,就知道这个城市的经济的水平,这是不言自明的“活广告”和“硬招牌”。
如果商业质态较低,商品问题较多,在这种环境中熏陶的消费者识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就会弱化,众多人不去追求高品质、好品牌、适中价的商品,反而认为价格越便宜越好,专找便宜货买。因此,造成市场上“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商品价位越来越低,假冒伪劣赖以生存,以售其奸,以致消费者上当吃亏(当然还有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从这点意义上看,并不是越便宜越好,关键看价格性能比。为什么我们这一带“三鹿奶粉”大行其道?为什么“大头娃奶粉”就发生在邻近的阜阳一带?为什么传销活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一些?
我承认区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大众的收入水平,也决定着购买力水平。人们总希望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但这不是靠低层次的商业质态恶性循环,需要引进大型连锁商业和品牌名店来逐步提升。象宿迁的“大润发”、“苏果”、“时代”、“普玛特”等大型连锁超市就提供了这样的载体和平台。他们的商品都是直接配送,售价接近批发价,还有自已定制的品牌商品,象“大润发”超市就有30多元款式新颖的全棉衬衫。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型连锁超市来宿迁开店,并延伸连锁到乡镇、村,驱逐假冒伪劣,提供质优价廉商品。同时,我们还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象南京“金鹰”、“东方”、“德基”等这样的品牌名店,打造消费高地,体现宿迁的繁荣与发展,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让宿迁消费的马车跑得更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