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邀约写几句评论,坐在电脑前却打不出一串连贯的文字。也许,心里面对眼前的文学太过逃避,不愿真的走进别人的精神世界。因为,文学是忧思的果子,这果子咀嚼起来其实蛮苦的。
我在青年时代的不幸,在于失足坠落进文学的深涧。人到中年,还没有从这个深涧里爬出来,也许应该算是我人生最大的不幸。小时候,我读书一直不错的,考试成绩总排全班全年级乃至考区第一名,直至念到初中毕业,赶上了恢复考试招生制度,那时只有14岁的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便一奔子跳入一所中专学校。那个年代,中专已经是很"吃香"的了,一个农村娃娃跳出"农门"是件大事,于是全家人比过年都高兴。就在此时,县一中有人找到家来,说服我读高中,因为我的毕业成绩排全县第六名,放弃高中太可惜了。父亲是个老教师,听后有些愠怒,怕考试制度一变,就错过了"脱农皮"的机会,到那时读高中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最终,我成了一名中专生。也是自己把持不住,那时年龄又小,在那所学校糊里糊涂就沾了文学的边,在图书馆里读得都是这方面的书。我至今弄不明白,那所农业机械专业的学校,怎么会有那么多文学方面的书籍,这不是害人吗?
那时的我,其实不懂文学。因为进入那所中专学校,专业课外的时间多了,闲着心里荒芜,就找书来读,于是误闯误撞地走进一个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以后的日子,我被这个世界劫持了。可能每个初入此门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就像一个初开懵懂的傻小子突然跌进花海里,眼前满是绚烂,于是你伫立观望,于是你不忍离去,于是你深陷困境,直到奄奄一息最终气绝身亡。
文学这东西,无论她展现出来的姿容有多么漂亮迷人,但骨子里却都是忧思结出的果子!她那漂亮迷人的容颜,是文学工匠们日日夜夜熬眼妆扮的结果,而包裹其中的哪样不是世道的风雨辛酸和孤苦眼泪?文学其实就是一婊子,呈现给别人的总是花容月貌,留给自己的却永远是放荡的苦难。文学,也是文人的游戏,是识字人讲给识字人的苦难。苦难是文学的本质,失却了苦难,文学就不复存在!歌功颂德不是文学,
歌功颂德是"马屁"!因此,文学又是失意落魄文人最喜爱玩弄的"女人",
他们借着这个"女人",把自己的苦难传递给别人,变成了大众的苦难;最后又躲在暗处享受大众的苦难,其实是把大众的苦难又变成自己的苦难。说到这里,又仿佛文学就是性病,人们惧怕它却又总是难以控制地漫延开来。
我之所以痛恨文学,是因为她总让我忧思,她总让我不能正常地生活,她总来无休无止地缠着我,以至使我总是活在一种最不幸的其实别人看来蛮好而你自己却丝毫无法感知的状态。于是,街上每天为生活而忙乱的人们,成为我崇拜的偶像。我崇拜他们健康的身体和无暇顾及忧虑的品格,崇拜他们倒头便睡的生活规律和节奏,崇拜他们从来不会无病呻吟……这是一群多么优秀的灵魂!而我之于文学,只是喜欢,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摆弄些作品,但中年的不惑和不图名利的淡泊,终于使我能够对她放手而去,不愿再对她多看一眼。然最难做到的是,除非你没有真正爱过她,否则她就永远活在你心中。文学,在我的心中,终于蠕攘成一个无法解开的结。也许,这将成为伴随我终生的悲哀!
曾经留在经典里的欣喜,藏在杂芜中的脚印,掩在东西方文化光芒中的探视,刻进脑海里杂七杂八的哲学感念,都是在书海的畅游中埋下的苦难,终于,这些林林总总的东西一起找上门来,跟我"算帐"!我不得安宁的心灵与寻求现实安逸的努力,总是最彻底地搅动着自己的生活,搅乱了自己的一切……
我无法跳开灵魂与现实的矛盾与争斗,在理性与感性的无端撕咬和麻木美好的生活状态与冥冥目光的哲学拷问下,度日如年。
于是,我被文学逼到了墙角。我对她大喊:你再逼我,我会疯的!文学说,我逼疯你,你就成了文学的儿女!我惊诧无言,泪水漫过了脸上所有的大小沟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