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朋友

(2022-09-23 22:55:10)
标签:

朋友

交往

远近

生活

分类: 随笔

我们这代人在改开之前,说到朋友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很慎重的,不怎么常用,也不能随便就说谁是谁朋友之类,虽然儿童时代老是唱“找呀找呀找朋友”,到青年时代称呼同志比称呼朋友多,那时候找对象谈恋爱也叫谈朋友或处朋友,所以,你说这位是我朋友,很容易有歧义的。

就是这么长大的我,在听到上小学的女儿,一天到晚一口一个我朋友,一口一个帮朋友,不说同学而说朋友,让我很是奇怪和不习惯,后来朋友这个称呼就一下子成了普遍的常用称谓,在街上跟陌生人打招呼问路啥的都可以是:朋友,书店怎么走或哪哪怎么去?真有一种朋友遍天下的感觉。

对了,N年前,“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句话,也把朋友一词弄的很高大上,所以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少说“我朋友”或者谁是我朋友,上次写“社会性称呼”,也想到了这个称谓,写的时候不知怎么给漏掉了。

今天听北大满哥的直播间,有一位妈妈上来就说“我一个朋友也没有”,然后又说她跟父母关系很好,夫妻感情也好,对孩子也挺好。我当时一听就觉得怎么可能一个朋友也没有呢。

满哥一开始时说:朋友,没有就没有呗,也不是不可以啊,又聊了一会家庭的事孩子的事,回头满哥又挑起“朋友”这个话题,满哥说你没有朋友是因为你吝啬投入,所以你没有收获,你没有圈子,你就没有朋友,没有朋友是你不想要,因为投入太大你求不到你要的回报,另外你对朋友有额外的期待。

听满哥这么说,我还有点疑惑,是这样吗,没想到这位妈妈却很肯定满哥的判断,说对对对,就是这样,满哥在跟她聊家庭的事然后转到朋友问题上,还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真的是不得不服。

根据这个说法,我也想了一下,我们家我姐姐就朋友不多,不能说没有,交心的可能没有,以我的观察和感觉,就是她是不愿意付出的,从她的嘴里说出来是嫌麻烦,而且她觉得没有朋友自己也能过的很好。

在我自己这里,我之前一直觉得成为朋友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后来发现似乎也没有必要,尤其是在跟自己的熟人介绍另一个我熟他不熟的人的时候,往往用“朋友”来定义,比较省事,因为有的朋友不是同学不是同事也不是发小啥的,你又没有必要把人家的什么身份都介绍出来,一句朋友就很简单了。

这么一来,身边你认识的人你都可以说是朋友,至少跟别人说起来比较方便,如此朋友就很多了,我有时候也会想,是朋友吗,又跟自己说,就算是吧,朋友可以分很多种的嘛,泛泛之交也可以是,只聊吃喝的也可以是,有相同爱好的也可以是,蓝颜知己也可以是,贴心闺蜜也可以是。

当然说的来的、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伸手的、你没说他就懂的、话可以只说半句的、跟你或你跟他都可以掏心掏肺的,这样的人你会毫不犹豫的定义为朋友,且实质上朋友的含义与宽泛意义上的朋友是有区别的。

上面说的那个妈妈说一个朋友都没有,我觉得说的没有,或者想交朋友,那都得刻意去做什么而让某人能成为朋友,就像满哥说的她是求回报的,这样交出来的朋友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吗。

我觉得朋友是处出来的,就像那句老话“日久见人心”,能成为朋友的,多是相处的时间长了互相了解了,基本是“气味相投”的,不仅仅是你觉得他能帮助你,你也会在第一时间义不容辞的去帮助对方的,这之间从来不会有得失的算计,这样的才是朋友。

也有那种一见如故一见倾心相见恨晚的,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现象,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我第一次跟小白聊天就笃定对她是可以什么话都说的,果然,从相识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我们一直这样,可以很久不见,见了面什么都可以说。

我想,人还是要有朋友的,同性异性都好,即使你酷爱独居,朋友依然是你心灵的依靠和慰藉,我的体会就是,朋友可以不联系,只要他在那,哪怕你只是暗自的想一想,可能都能起到解惑的作用。这不是玄是真的。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当初很多人用来开玩笑和调侃,后来这句话不怎么说了,友谊的小船倒真是翻了不少。最近和朋友聊天不止一个朋友说过,年纪大了,也用不着太在意了,朋友有个一两个也就行了,我个人认为,那些需要小心翼翼维护的所谓的朋友也就算了,该断断,该舍舍,该离离。

朋友还是要有,但也无需依赖,见与不见,各自欢喜,这样就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