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也是个多音字,上小学的时候只会读第一声,奔跑,向前奔,都是第一声,后来听一个带队干部说了一句歇后语:老太太上鸡架,奔鸡又奔蛋,这个歇后语表面上是说到鸡架是奔着鸡奔着蛋去的,实际上是调侃人笨,说人是笨蛋的。当时以为这个奔是谐音要对上那个愚笨的笨,后来才知道,这个奔就是个多音字。
奔[ bn ],读第一声时的意思是:1.奔走;急跑:比如狂奔、奔驰。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比如奔命、奔丧。3.逃跑:奔逃、东奔西窜。4.姓。
奔[ bèn ]读第四声时的意思是:1.直向目的地走去:比如投奔、直奔工地、奔小康。2.朝;向:比如奔这边看、渔轮奔渔场开去。3.指年纪接近:比如他是奔六十的人了。4.为某事奔走:奔球票、你们还缺什么,我去奔。
在百度上看到奔字的字源演变:奔,会意字。从夭,像摆动双臂之形;从三止,以众多脚趾表示急速运动;全字会快速跑动之意。在甲骨文里还未发现此字
。金文“奔”的字形上为摆臂快跑的人形,下面加上三个带有脚趾的脚,或在人形左边加了表示道路行走的:“彳【chì】 ”,春秋石鼓文的“奔”字,或由三个“走”字组成; 《说文解字》:“奔,走也。”由急走、奔跑义引申为出逃、败逃、追赶、追求、私奔等义,以上义项均读bn。由追赶、追求引申为投向、投奔、为某事奔走、接近等义,这些义项均读bèn。
好吧,想到说这个奔字,完全是因为今天听“跑题大会”里格子说也是奔四的人了,我就想我自己,以前说奔三,然后奔四、奔五,奔五之后都不敢说奔六了,却也已经过了六十,这个岁数的增长跟时间同步就是一个快,也唯有这个是你并不想奔,并不急于奔,却好像是急急的就奔了去的,所以这个奔字还是形象和到位的。
再说一个“骂”字,骂字的解释是: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2.斥责。骂是我国汉字,经过无数年的改变,最终演变为这个字形。意为骂人,喧闹,斥责,用语言贬低他人。
我想说这个字的时候,是因为觉得,骂这个字还是经常被用到的,人们说的时候,是这样的,我骂了他,或者狠狠的骂了一句,说完又觉得自己的骂并没有一句粗话或恶语,多会补充一句说没用脏字。这也就是说,很多人所谓的骂,就是在声音上可能高了几度,或态度上严厉了一些,并不是那种粗口连篇的诋毁。
我在百度这个字的时候,看到这么一段话,“《四十二章经》:‘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而堕其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飞其身。 ’骂人,不是不可骂,但要出于好意,出于爱心、善意,不要从否定他人的立场来骂,最好是从积极面来说,如:你要有良心,要学圣贤,要讲究做人的道理,如此,就能让人接受与受用了。”
其实,我们说的骂人,比如同事之间的,朋友之间的,家人之间的,大多是一种说理或据理力争到比较激烈的时候,对他人的指责,有恨铁不成钢的因素,也有不愤那口气的成分,或声高或激愤,有时候也就是说而已,当时是说,复述于他人的时候会说骂了谁一顿。
看这个“骂”字,也有意思,上面两个口,下面一匹马,不是有句话叫满身是嘴也说不清吗,“骂人”的时候,就是说要跟人理论的时候,若是稍微嘴笨一点的,是不是恨不得多长出一张嘴来,而伶牙俐齿的人,那直接就像是有两张嘴,话语也像快马加鞭一样,唯如此才叫做“骂”吧,心平气和,娓娓道来,一张嘴就够了,也不需像奔马那样急切了。
嗯嗯,最后这段,算是歪解吧,只是今天听到这两个字,就顺手写它一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