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读完了,过去,是一直喜欢看小说,但还真没有这样把整本小说读下来的,这也是继去年开始在公众号里读自己写的文之后,开始了读小说,这一读,才觉出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有限,更没有一点专业可言了,真真的素人素嗓。
读书和看书还是不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作家遣词用句的特点,因为读,也才感觉到话要怎么说会比较好一些,这脑瓜子边读还边想到了这些。
这个“读”书,除了自己的不专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句子的断句没有读好,有个别的字还是没有读准,过后发现了,也没有去重新录,毕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最后一章,有一段说水上灯到山上的庙里看陈仁厚,走到花桥那,第一个花桥我就没看清,读成了花轿,听我读书的朋友就请多包涵了。
《水在时间之下》看(读)看之后,还是有很多想法,那就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和那个时代的人的故事,就是靠人们口口相传和作家用笔记录和流传下来的,看过这本书,我就想,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在同一个城市里,人还是会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生活轨迹,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因为各人的选择不同,也就会演绎出各种不同的人生故事。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一样。你是这样的,他是那样的,你做这个事,他干那个事儿,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即使在战争时期,在沦陷时期,也一样,就像时间是不会停摆一样。
因为战争,就会有更惨烈的事情发生,在某一地某一处烽火连天,在某一隅某一角落,可能还是平静安然的,不管是在哪种情况下,人们总得要生活下去,而最重要的是怎么活。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人物各有特性,作家并没有用更多的笔墨去说谁谁性格如何,但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就活生生的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小说就是塑造人物的,由人物反射时代,小说就是讲故事的,我生活在现在,通过小说,我能看到以往的不可能经历的年代的人和事,通过小说能够看的更远,不管是以往几千年的,还是未来多少年的,这也是我爱看小说的缘故吧。
也许,我还会继续“读”下去,每天的读小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家里的和外面的猫猫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