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怎么说话”,大体上是从道理上讲的,若从实际上来说,好好说话就比较难,这一篇就从实际出发,说说这个难,首先我要检讨一下我自己。
昨天下午我去取快递,快递箱的重量超出了我的预判,回到家打开来看,是我让女儿帮我买的浇花的水管,我说怎么这么重呢,女儿说多嘛,我翻了翻,觉的确实多,超出了我预定的多,粗粗一看,又觉得水管的接口可能不太适合原来的龙头接口,马上就没好气了。
跟女儿沟通的时候,说话态度就不那么好了,心烦意乱的,女儿听着也不高兴,电话里就不欢而散了。后来我把给孙阿姨买的那部分拿过去,帮助接好了,自己家的也都一一试过,都是可以安装的上的,心里才平复了,回头再一想,自己之前和女儿说话的时候,的确是没有“好好说话”。
既然正在写这个话题,还犯这样的错误,就让我不得不反思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拿昨晚的事来说,我分析了一下,就是取快递回来这一路有点累,东西重,我没有带小推车,就那么拎回来的,一累心情就不大好了,再一看似乎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样,心里就来气了。
再分析,为啥要来气呢,是因为自己觉得已经跟你说好了怎么买,怎么又(好像)没有按要求买呢,这里又有一些一直以来觉得女儿一买东西就买多的不满,所以,说起话来就带了情绪,这一带情绪,听的人肯定也就不高兴了。
听的人不高兴,若是修养好的可能不跟你计较,也就没事了,但是若脾气也是不好的,那不就有冲突了吗,不就得掐起来了吗,幸好都还克制,放了电话。
我又想,我会不会对所有的人都这样,答案是当然不会,这也许就是问题所在了,跟自家人跟亲人之间最容易“原形毕露”,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错,就是在亲人面前不掩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急就篇之下就引发了“吵架”的导火索。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为什么人总是对最亲的人发脾气,对外面的谁都好,还说,其实最不应该对家人发脾气。最不应该的事却偏偏总会发生,原因就是觉得是亲人不会跟你计较,在家里就可以放肆就可以任性,但如果长期以往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再说养成了习惯,到别处也会习惯性犯错的。
还有不好好说话的原因可能是缺乏耐心,自以为交代的很清楚了,对方却没能按你的要求做到就不耐烦了,就忍不住责备和责难,甚至讽刺挖苦,这时即使你是对的,效果必然也是不好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容易不好好说话,自己心情不好或者对方心情不好都可能发生,这个时候以前能容忍的话语或责备就变得不能容忍了,如果恰好说到了痛点上,那就真是一言不合就反脸了的。
还有就是感情和认知上的不兼容,比如你对一个人反感了,他说啥你都不认可,不认可就罢了,如果非要应对,就可能说出带酸气或火药味的话来,感情上不接受的人,你就很难心平气和的说话,也懒得用正常的话语去应对,自然给人的感觉就是好话也不会好好说。
说着说着好像觉得“说话难”了,就像网上看到的那句话,“我们用一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我想,闭嘴,就是适可而止,但不能总是闭嘴,关键的还是要学会好好说话
六一橘子在深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