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话,就是说怎么好好说话,怎么把话说好。说话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又是一个不简单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觉得某人说话“顶心顶肺”的,就是因为对方的话没说好。
怎么就没说好呢,没说好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场合不对,比如语气不对,比如说了不该说的话,比如好话没有好好说,或者是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了。
前几天写了杂七杂八的事,其中说到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也说了推介给一熟人看,但是没有效果。这又让我觉得我是多此一举。毕竟性格与生俱来,别人没有矫枉的自觉,你说又有什么用。
再说了,对于说话怎么说,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人家说就是喜欢这样说,就是不想阿谀奉承,那你也没法和他掰扯,虽然并不是对所有的人显得温良恭俭让一点就是阿谀奉承的。
认知不同的人,就很难说到一起去,哪怕心平气和的说,也还是会分道扬镳的,这个还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跟家国大事无关的,跟政/治无关的,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时的说话。
与人交往,当然要知道人家的喜好,人家不想提的事你还是别提的好,好朋友在一起,也要有边界感,不该触及的底线还是不要触及为好。你若总是不分场合的揭人短,哪怕是开玩笑,也总会有一天遭遇翻脸的。
与人交往,要有一个起码的尊重,就算你不知道对方的喜好,客客气气的总不会错,就算跟你好的没有任何缝隙的人,也经不住你一而再的“调侃”,人家不跟你计较不跟你翻脸,是对你的宽容,也是看在多年情谊的份上。
有的朋友在你面前是可以“随便”说话的,那是因为你们互相了解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计较,但是“度”很重要,一味地随便,不把握“度”,有时候也会把人惹毛了的。
有一种“不会说话”,是总说那不该说出来的后半句话,比如你今天看那谁穿的衣服好看,就说你这衣服真好看,说到这是不是皆大欢喜,可是你非得再加上一句,比你以前的所有衣服都好看,那不就完了。
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就跟我说过一句话,说别当着矮个儿说矬子。还有就是别在人家兴高采烈的时候泼冷水,就算你的意见是对的,人家兴高采烈的时候,你泼冷水,那你的对也成了不对,至少有煞风景和让人难受的效果,要说就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说。
有人会认为计较怎么说话是矫情,其实,有时候,把人惹毛了,或说反脸了的,也不是说话的人有坏心眼,就是没好好说话而已,或者就是好话没有好说。
民间说的,好心办坏事,多数也都是因为话没说好,现在不是流行“一言不合”就什么什么的吗,不是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吗,这都跟能不能把话说好有关。
说这个话题当然是有感而发,但一说起来还真是说不好,一边说还一边的自我矛盾,矛盾在哪呢,就在“怎么说话是自己的自由”这一点上,怎么能让所有的人都觉得应该“有话好好说”,我真觉得很难办到,那么,就此打住吧。
在深圳的六一和橘子,长大了好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