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本是七夕那天写的,写了一半,停电了,无法完成,第二天就是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思绪又飘到了那里,就把这篇给放下了,今天捡起来接着把它完成,虽然七夕已经过去了,但并不耽误遐想的继续。
说七夕遐想,其实应该说是瞎想,要不是有微信,对于节气什么的是很容易忽略的,甚至原本就不知道,也不会太关注。今天打开微信订阅号,发现好多的公号文的标题都有“爱”,说的大概都是与爱情有关的话题吧,一想,今天是“七夕”,难怪了,前几天就见微商在利用七夕做宣传,七夕也成了情人节。
也不知道是情人节这个节日的西风东渐,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也变身为情人节,还是原本这些传统节日就被叫做情人节的,我估计应该是前者,毕竟,我们的传统是比较含蓄的,情人这个名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不算是个好词。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怎么就那么不一样了,各个月份不都有数字重合的日子吗,一月初一,二月初二,八月初八,有一些是被传统的“节日”或神化传说给占了,有一些正在被“冠名”,比如“双十一”和“双十二”。
有点跑偏,说七夕,小时候,说起七夕还是听妈妈说的多,妈妈会告诉我们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妈妈还会教我认天上的牛郎织女星,我很喜欢天文,喜欢看星星月亮,但是认一颗星或一个星座,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到现在我也不能确定哪颗是牛郎星那可是织女星。
那个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就听说了,后来还知道了七夕也叫乞巧节,就是女孩子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这个也是因为古代女子不用读书,只希望能有一手好的女红,可以用来维系家庭吧。
七夕的核心还是牛郎织女,王母娘娘金钗一划,就用一条银河隔开了牛郎和织女,牛郎织女隔河而立,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这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古至今,作为坚贞爱情的象征流传下来,鹊桥相会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所以,也就有了七夕情人节这个说法。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无论哪个年代都有故事,神话也好,传说也罢,大多可歌可泣,你看,那么宽的银河,整个太阳系在里面都只是一点点,却是王母娘娘用一支金钗划出来的,那么宽的银河,牛郎织女隔河还能望得见,喜鹊们竟可以在上面搭起一座桥来供他二人相会,这鹊桥相会四个字,就很神奇也很感人。
七夕,算是一个传统节日,七夕情人节,是后人追加上去的,有了这么一个与爱情有关的节日垫底,商家就好出手了,什么什么送给“你最爱的人”,什么什么在这个日子最合适,牛郎和织女可能不会想到,他们的感情会让两三千年之后的人如此追捧。
这先不说商家的因素,说到所谓追捧,不如说是人们对爱情还是相当的渴望和看重,不管世界怎么变,时代怎么进步,爱情,依然还是人们乐于去追求的东西,就算退一步不说爱情,说感情,那牛郎喜欢织女,织女也喜欢了牛郎,然后在一起生活的他们有了孩子,在这样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有了感情,不愿分开。
后人也许就运用想象力升华了他们的感情,让爱情的光环熠熠生辉,这也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先结婚再恋爱,处着处着就产生了爱情,或者,一见钟情,因爱情而结合,处着处着就只有亲情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感情的。
人就是感情动物,所以会赋比兴的产生各种联想,说到底,还懂感情或还有感情就好,有感情懂感情就不至于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牛郎织女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至今,其魅力还是在于爱情,就算商家凑热闹,蹭热点,也还是要拿爱情说事,如果,爱,情,始终都在,永远融于你我之中,世界就会很美好。
好吧,就遐想这些吧……
图片是今天下午院子外面的景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