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和孩子入住租来的宿舍的第七天。这套宿舍在孩子教学楼后不远的地方。孩子高三了。说白了,租这套宿舍,一为解决我的住宿问题,因为这儿离我们新买的办公楼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二为照顾孩子。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基本上就是一个陪读妈妈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我会像中国千千万万的家长一样,陪孩子去走高考这座独木桥——以前我总认为,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而就是今天,我去集团办事,一位领导告诉我,他正在读《上学真的有用吗》这本书。他建议我也买来读。这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他把学校比做工厂,他认为上学和受教育是两回事。
也就是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中国家长必须知道的N个真相》,我不妨也贴在下面给你看看:
1.教科书里的内容并不高级,很多地方可以用低级来形容。
2.如果您的孩子《语文》考试成绩总是很高,那么您要小心了,您的孩子基本上就没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了。
3.如果您的孩子《数学》、《物理》、《化学》学得很好,值得您骄傲,但您不要忘了,这些知识在他成年后,大多用不上。
4.学校会让你们购买教辅,您觉得教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可是,您不知道教辅大多数都粗制滥造,出版社的编辑不让自己的孩子读教辅。
5.大学里总有学生跳楼。
6.编写政治思想、道德、哲学教材的人自己的思想就很混乱。
7.天天跟您的孩子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的人自己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不要以为读了大学就走上康庄大道了,您的孩子在大学里干得最多的大多是谈恋爱,他出大学的那天就是他失业的那一天。
9.真正能够帮得上您的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社会上学习和培养的。
10.大学的掌权者很多都不是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也不是管理专家,而是很粗俗的官僚。
11.中、小学里,思想和行为变态的老师比例很高,有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2、很多人办教育不是为了您的孩子,更不是为了国家和社会,而是为了赚钱。
13.我们的教育内容里严重缺乏关于生命和爱的教育。即便有,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您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就不奇怪了。
14.学好汉语比学好英语更重要,可惜的是,您的孩子被要求在拼命地学习英语。
15.如果您的孩子初、高中时英语成绩很好,常常在95分以上,按照这个标准,他的英语比美国人都好。可是,您的孩子基本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就是常说的哑巴英语。而有的,一生都没有什么机会使用英语。
16.大学学费这么高,并没有真正地用在学生和教育上。
17.您的孩子在学校里常常浪费粮食。责任不在您的孩子,在学校,因为学校没有意识也没有手段让孩子懂得粒粒皆辛苦,所以,中午晚上大学食堂里学生们丢弃的馒头和米饭不是一般的少。
18.您的孩子和您一样,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是唯物主义绝非真理,至少,科技最发达的那些国家都没有把唯物主义当做真理,至少,短短几十年树立起来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破坏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却没有成功地再为我们建立一套体系。所以,很多耳熟能详的英雄、榜样以及他们那些伟大的言行在多年后会被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是被夸张甚至造了假。
19.我们学的历史很多是伪史。
20.学校里频繁的评比、测评、达标等活动大多都是表面文章,背后充满了无知和腐败。
21.科学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真理,而且科学的疯狂发展和人类没有节制的欲望的趋势下,贪婪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破坏环境,其最终结果是将人类带向绝路,人类最终还是要通过探索自己的内心而找到真正的归宿。
22.我们的教育严重缺少宗教教育,哪怕是简单的宗教知识的教育,都没有。
23.最不幸的还不是以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如果地震来临,最靠不住的就是学校的建筑。
理智告诉我那个美国人写的书和这个帖子里很多内容不免偏颇或偏激,因为从我的经历来看,如果不上大学,我不知道我现在在干什么。可怕的是,从潜意识里,我是认同以上绝大部分观点的。我想起前两年在北京,人民日报的一位朋友对我说,如果你的孩子能做一条高考制度的“漏网之鱼“,那就是万幸。我连连点头称是。当时我们多么洒脱多么睿智啊。可是,让我苦笑的是,到现在,我成了陪读妈妈,他也忙着给他的孩子补这样那样的功课。
今天,我读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正好读到《教育》这一章节。于是我想到,教育在人们眼里如此破败不堪,那它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吕先生说:“古人所谓教,只是效法的意思。教人以当循之道谓之斅;受教于人而效法之,则谓之学;略与现在狭义的教育相当。”其实现在狭义的教育,在现实中和教学没有什么区别了。暂不论幼儿和小学阶段吧,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孩子几乎都是趴在课桌上受“教育”的。有一次我从高中校园里走过,看到每个教室的每张课桌上都堆着如山的课本和复习资料,心里不寒而栗。我不知道学生们从这里能学到什么。我不知道背熟历史年表和生活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那些方程式和品德有什么关系。高中最受重视的“当循之道”就是所谓的励志教育,让孩子发誓赌咒一定要考上大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就是这样的吗?吕先生在本章中还介绍了古代教育的内容:“师氏所教的为三德、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案至德,大概是古代宗教哲学上的训条,孝德是社会政治上的伦理训条。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保氏所教的为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这是古代贵族所受的小学教育。至于大学,则《王制》说‘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所以我想,教育首先是教学生学做人,其次是让学生获得生活的智慧和技艺,再次才是帮学生学习知识——是帮,而不是逼。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帮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可事实上我们完全弄反了,把知识的教学当做了头等大事,难怪出现那么多问题。
把教育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能全怪高考制度。到底怪谁?这个怪胎的形成有哪些原因?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深思归深思,看来现阶段还是要围着这个指挥棒去转。因为,我们哪里有勇气拿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品?孩子实在在考试这方面不成材料将来却也有所作为,或者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要能正常、快乐地工作、生活,也算是歪打正着,并不算我这个家长教育得法。因为,在对待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我确实苦恼并纠结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