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运城(三)
2007年7月15日星期日 有阵雨
“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地等候/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守候在屏幕前,终于在《心愿》的歌声中,我兴奋地看到了“第二单元: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
那几个鲜红的大字。
整整一个上午,我随着屏幕中出现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故事沉浸在“毛虫与蝴蝶”的美好世界中。
“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
“每一本堪称伟大的童书里,都有着若干人类最重要的话题,最高的智慧与最朴素的美德。而一本本的童书联缀起来,将因此塑造整个童年的丰富和一生的丰富。”
“对孩子来说,有一些书,有一些故事,童年时读到了、听到了,也就是永远地读到了、听到了;相反,童年时错过了、省略了,也可能是永远地错过和省略了。它们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终生的缺失和遗憾。”
……
哦,太多太多的感动在流淌在字字句句之中,我唯有一遍遍地诵读着……
对于“毛虫与蝴蝶”这一组字眼的认识是在在线上,然因自己身处农村,一直以距离感而从未认真地走进它,感受它。诚然我很重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也推荐过好书的书名,但都是蜻蜓点水般地一掠而过。每天的回家作业都要求半小时的阅读,却因忙碌等种种借口,没有组织好好的检查,或者与家长取得良好的沟通,而读书交流的互动更是少之又少。渐渐地,这样的作业成为了一个虚设,孩子们更愿意在网上QQ或者游戏。他们认为只要书面作业完成就OK了,老师和家长也都是这样认可的。我也认可着,只是一种遗憾,一种惋惜,一种自责会在期然或不期然间冒出来。每当看到博友与孩子,与学生共读童书,共享绘画本的那一刻,心是向往的。尤其是阅读看云《心平气和一年级》中,听音乐听故事,轻轻的声音,柔柔的氛围,好奇的眼眸,天真的小脸……那是我心中追寻着的学习和阅读,所以也产生了回归低年级教学的想法。我希望从新开始,抛弃浮躁,让最纯真的童心净化思想,让最美丽的童话沐浴心灵,让最多彩的绘本憧憬未来……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不再少年老成,我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感恩的心,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以书香为伴……可惜,我总是理想主义,缺少行者的脚步啊!
今天,“毛虫与蝴蝶”这一道丰盛大餐让我真正尝识了阅读的魅力。它“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从而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周素芳《小毛虫南天章的图画故事》中,在顾舟群《特别的女生――烨烨的故事》中,在芷眉《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在如眉《让童书战胜电视》中,在离离《和萨哈拉一起成长》中,在思路花雨《童书共读,让我们真正生活在一起》中,在原华秀(心弦)《细心关注学生的心灵》中,在陈美丽(伊人)《成长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中,我一一看到了这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个像南天章、烨烨那样的孩子在“晨诵
午读
暮省”中编织出了一张张绚丽多彩的网——粉红的是童真,天蓝的是理想,橙黄的是信念,嫩绿的是憧憬,赤红的是勇气,淡紫的是责任,青白的是宽容……试想,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童年更加的烂漫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情愫更加的美好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成长更加的快乐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每一天更加的充实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呢?
沈春媚说:“在阅读时,我们会发现,因为文字的浸润,我们原有的内心世界中,干涸的沙漠涌动着汩汩流淌的小溪,苍白的心灵中开始盛开鲜花,在现实中还没有踩下的足迹,都开始慢慢清晰。于是,脑海中的世界便和书中的世界渐渐相契合。于是,阅读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因阅读而每天盛开着花朵。”我想这就是阅读,心有灵犀的阅读,融进生命的阅读。阅读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可见,童年的阅读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新教育的挚爱者,我该如何引领我的孩子们跨上“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呢?低年级:读写绘+儿歌童谣结合;中年级:大声朗读、复述故事;高年级:静静默读、主题探讨。帮助寻找最适合的书,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呀,今天的“童书与毛虫”已经为我指引了方向。
再次聆听《心愿》,“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手握阳光我们望着遥远,轻轻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歌声飞扬,我心飞扬,仿佛和代表们一样来到了童书的课堂上,在《风到哪里去了》的追寻中,在《一百条裙子》的描绘中,凝望着“毛虫与蝴蝶”的蜕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