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味道(二稿)

(2007-05-13 21:47:27)
标签:

随笔

亲情

母亲

杏月散文

分类: 斯人难忘(一)
 

                                  

    星期六,回家去看母亲。车停在门口,我看到门前的路面平平整整,干干净净。门旁的两个墩子抹得光亮,上面还铺着一条旧毯子。院子前的几棵小柿子树,碧油油的叶子间已经有一些绿绿的小果子。树下面,母亲载了几行小葱,几行芫荽,还有一些夜来香。它们挤挤挨挨,一派生机盎然的样子。院子里,廊下和院心也像门前一样干净,一切家什杂物摆放齐整,几盆花儿在水缸边悄然开放。屋子里,地上、桌上、炕上纤尘不然。我知道,只要母亲在家,门里门外每天都是这样周周整整纹丝不乱的,门里门外总有一种淡淡的清新的母亲的味道。

 

                               

 

    母亲的爱整洁是出了名的。巷子里的老人教育闺女媳妇,总要说这样的开场白:“看人家你大嫂……”母亲的这种爱整洁,不是冲着为人做榜样的虚荣,完全是她的个性使然。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要照料她的两个小孙女,要做一家人的饭,可是每当我们回到家,总是看到院子里、卧室里、厨房里到处都被收拾得利利落落。家里养牲口那会儿,连槽头和粪堆都有样有行的。过年的时候要待客,我们家亲戚多,待一次客要摆十几席。客人走了,我们疲惫不堪,多么希望能赶快休息,哪怕第二天起来再“打扫战场”。可是,不把所有的锅碗瓢盆清洗干净摆放整齐,不把借来的东西送还人家,母亲绝不肯停下来。母亲一刻不停地收拾,我们没有办法,只好也拉着脸儿一起干。我们知道,这活儿不干完,母亲晚上是睡不好觉的。

    母亲帮我带过两年孩子,现在有时候也在我家住。母亲在不在跟前,我家的环境是大不一样的。我看不到母亲什么时候做家务——是早上我还在睡着的时候?是我上班以后?是晚上我睡下以后?总之,家里永远是窗明几净,清新宜人。就连我的衣柜,母亲也帮我整理得井井有条。厨房里更不用说了,哪儿都擦拭得可以照出人影来。孩子的衣服,不用害怕脏了替换不过来。就是我们换下的脏衣服,如果马上来不及洗,又没有藏好,母亲也会洗了拍打得平平展展晾干再叠好,放回衣柜中。

    母亲这种爱干净的性格,让她比别人多干好多活,多受好多累。有人说母亲身体不好,都是因为太爱干净了,开玩笑说她每天少扫几笤帚病就会好。可是,这是母亲一生的习惯,怎么改得了呢?母亲现在年逾古稀,依旧是一个让人敬爱的勤快整洁的老太太。她有时候在姐姐家住,有时候在我家住,有时候在她的孙女家住,她走到哪里,就把我们熟悉的那种母亲的味道带到哪里。

 

                           

 

    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亲,我小时候,衣服穿到小穿到破(我几乎没有穿破过衣服),都是鲜鲜亮亮的。我穿小的鞋子送给别人家的小孩,人家小孩的妈妈总要啧啧称赞,不相信是我穿了那么久的。母亲洗的衣服,总是比别人洗的衣服干净。我观察过好多次,发现母亲也不过是和别人用同样的洋碱或洗衣浆。那么母亲的绝招是什么呢?现在我才知道,母亲的绝招就是她的一颗心——别人觉得能过得去的事,她常说心里过不去。她洗衣服比别人勤,家里的晾衣绳上,常常万国旗一样挂满了衣服,而且门前向阳的柴火堆上,也常常摆着鞋子鞋垫之类的东西。母亲洗衣及其认真,衣领衣袖是要揉搓好多遍的,非要洗得跟本色一样才罢休。母亲洗衣,那真叫郑重其事。她不是洗完了事,要在槌棉石上用棒槌槌呀槌,乒乒乓乓好半天,然后,叫我或姐姐帮她来抻,抻完了再晾到绳上,而且还要翻晒几次。

    我记得我上初中以后,开始自己洗衣服。我洗的衣服在母亲眼里,总是不过关,她总要重新放进水盆里,把衣袖、衣领再搓洗搓洗然后拧干晾到门前的阳光下。到了侄女们这一辈,母亲还是这样。家里女孩子多,难免有一些小衣服不好洗。母亲总是找寻出这些内衣,亲手洗干净给孩子们放进包里。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穿衣服前,总要先放在鼻子跟前深吸一口气,感觉母亲洗过的衣服就是不一样,感觉好像这样就能够把母亲的味道吸到肚子里,吸进心里。

 

                          

                              

 

    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白面吃。我吃过高粱面,吃过玉米面,两个姐姐还吃过玉米芯子、红薯叶子和榆钱。但是不管什么,母亲都能把它做得很可口。小时候,我觉得吃母亲蒸的玉米切糕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即便是白菜帮子、老咸菜,母亲也能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上初中和师范,每星期走的时候,母亲都要给我带几块她在灶膛里烤的面坨坨,还有一罐头瓶咸菜。可是就是这些东西,竟也是让人羡慕的好食品。我把布袋挂在墙上,不用两天,准会被抢吃光或“偷吃”光。如果有两星期我不回家,宿舍的人就会说,赶快回去吧,想吃你们家的咸菜了。

    每到秋天,母亲总是把那些大个的黄瓜剖开去瓤,腌晒一小缸。过年的时候,母亲会蒸好多枣糕,放进缸里盖好。还要烤很多像饼子一样但中间有孔的面食,用绳子穿了,挂在墙上。这些东西我们只能吃到很少一部分,城里的亲戚回来了,母亲就会东家一些西家一些把它们分出去。小时候我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我懂了,母亲把她的对人的一片热忱,通过她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而且,来而不往非礼也,母亲收了人家的点心罐头,就回赠一些自己亲手做的人家买不到的东西,让人家觉得亲切踏实,没有理由拒绝。

    现在,每次回家,我都要先进厨房,看看橱柜里有没有剩菜剩饭。如果有,必先得大吃一顿。就连三叔的儿媳妇回家,也喜欢这样。母亲心里很欢喜,说人家不“假气”。其实她不知道,她做的饭就是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三叔的儿子有一年病重在北京住院,母亲很牵挂,她想让人捎带点东西去。捎什么呢?母亲支起铁鏊,开始烙烙饼。她一边流泪,一边回忆侄子小时候动不动就爬上我家锅台找东西吃的情景。她想只要侄子的病能好,他想吃什么她就给他做什么。母亲烙的大饼带着浓浓的亲情,去了北京301医院。什么都不想吃的病人看到母亲捎来的东西,就着泪吃了起来。

 

                            

 

    母亲的手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夏天在门前乘凉,人们都是拿着蒲扇聊天,可是母亲的手里总拿着活计。不穿的旧衣服,母亲洗干净后,耐心地拆开。扣子放进罐头瓶里,以后再做新衣服可以用;衣片缝合的地方比较结实,母亲会把它们变成一把把的布条,做麻袋的口绳用;有些厚实的布块,母亲会用它们裹鞋底给姐姐们纳;软和一些的旧布,母亲把它们变成一块一块的尿布……在小麦没有成熟前缝补麻袋,在天气没有凉以前拆洗棉衣,在播种季节没有到来之前挑拣种子……母亲未雨绸缪,我们只要喊一声:“妈,给我取……”母亲就会给我们拿出我们需要的东西。

    这次从家里走的时候,母亲拿出两样东西要给我,一样是一条小褥子,一样是一把绳子。小褥子的表和里是用我们不穿的衣裙裁的。绳子呢?这几年,我们都改穿羊毛衫羊绒衫,以前的毛线衣淘汰了,母亲把它们拆了,借了纺车把它们变成了粗绳。这些我们弃而不用的东西经过母亲的手,成了漂亮实用的物品。我喜欢这些东西,因为它们散发着母亲的味道。

    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回去,走的时候,母亲都要带东西给我们。有时候是她捣的芝麻盐或者胡椒面,有时候是她晒的或者油泼的红辣椒,有时候是她蒸的枣糕花卷……或者,因为我不会做针线,她要给我带孩子的棉衣裤,我贴身铺的褥子,或者端午节的朱砂香囊……大姐呢,因为大姐农活忙,她要给大姐带一些做针线活用的绳子、棉线,做鞋用的箍子、衬布……可以想见,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母亲每天就忙忙碌碌的,把她能想到的我们用得上或者我们稀罕的东西,一样一样做好,用袋子装了,等我们回来,一一分给我们。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一定一个一个地念叨着她的女儿、孙女儿。她一个人在乡下的日子,就是这样打发的。而我们带走了母亲给我们做的东西,带走了母亲的味道。母亲的味道,陪伴我们度过一个个在异地他乡的日子,牵引着我们向身后那生我养我的故土频频回首。

 

                           

 

    母亲的味道是什么?我说不上来,但是我感觉得到。我知道这种味道,陪伴了我将近四十年。

    家里的厨房里,有母亲的味道。从我记事起,母亲的主要工作场所之一,就是厨房。夏天中午,天气炎热,我们都在正房里睡午觉,母亲悄悄一个人做午饭。什么时候饭做好了,她就会喊我们起来切西瓜吃,而她把饭晾好,自己去洗脸擦背。如果我会画画,我画的母亲,在案板前擀面条,在俯下身子和面,在灶膛前拉风箱,在往热气腾腾的锅里摆馒头……袅袅的炊烟,把母亲的味道送到老远老远,至今不能消散。

    母亲的衣服上,有母亲的味道。我从小就是,放假了回到家,喜欢穿母亲的衣服,觉得很舒服。有一次我穿着母亲的大襟衬衫在巷子里走,有人看见了,眼珠子差点没有掉下来。我们还喜欢穿母亲的鞋子,我们都回到家后,母亲常常下炕找不到自己的鞋子,对着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高跟皮鞋做长吁短叹状。

    母亲的炕上,也有母亲的味道。我们回去都喜欢挤在母亲的炕上。孩子们在母亲的炕上翻跟斗,打仗,吃东西,把母亲的炕弄得一团糟,但是母亲从来不生气,最多笑眯眯地说,我的孩子小的时候,白天就没有上过炕。我早上整理成什么样子,晚上睡觉时还是什么样子。到你们孩子跟前,没有办法啦!

    不管有多烦心的事,睡到母亲的炕上,就不会失眠了。有一次,我工作上不顺利,身体又久病不愈,请了假回到家里。白天我躺在炕上,抬眼看院子里湛蓝的天空;晚上我躺在炕上,跟母亲说小时候的事。我没有跟母亲说一句我的烦恼,我的心事,母亲也没有问我一声,只是每天变着花样让我吃好。就这样躺了一星期后,我的病竟然好了。

    接近不惑之年,还是如此依恋母亲的味道,还需要从母亲的味道里汲取营养,我不知道是该感到羞愧,还是该感到骄傲。

 

                           

 

    母亲的味道,陪伴我们走过贫穷的岁月,走过艰难的道路,走进缤纷的梦想……

    母亲的味道,是水的清洁,是阳光的温暖,是土地的深厚,是小麦的馨香,是槐花的甘甜,是石榴的饱满,是棉花的柔软,是果园的芬芳……

    母亲的味道,是她的唇亲吻的味道,是她的手抚摸的味道,是她的臂拥抱的味道,是她的眼注视的味道……

    母亲的味道,是牵挂,是眷恋,是回忆,是怀想,是期盼,是渴望……

    母亲的味道,是一生忘不掉,走不出,换不来,享不尽的味道……

    母亲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2007年母亲节晚,二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