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能做多少事

(2007-03-18 18:14:03)
分类: 有感而发(二)

    初到编辑部工作那会儿,编辑、画版、校对各种事情都要做,后来画版和校对的工作调整出去了,又加了板报,逐渐又加了内部的刊物《编读通讯》和网站的编辑工作。那时我的身体不太好,不是眼睛就是腿,经常出毛病。个人的事情也不少,结婚,怀孕生育,集资建房,老父重病住院……公私都有一副重担,加班加点是经常的。有时为了多点收入,哪怕多加一点点工资和奖金,也愿意多做一些代替别人的工作(有人请假的话)。也经常写点稿子,除了多点稿费,聊慰一颗与文学创作藕断丝连的心。有时也不免心情灰暗,感到疲惫不堪。

    后来见到安武林(认识名字很早,见面也很早,交往却是上班以后),感到由衷佩服。安武林在他们厂里算是笔杆子,自己业余写童话,写评论,写散文,写诗歌,样样漂亮精道。我做主编后请他主持我们的月末文学专版,他痛快答应并且非常认真。后来他又到北京进军出版领域,一出手既有不俗表现。他还有一些诸如寓言文学研究会秘书长之类的社会兼职。尤其让我敬佩的是,老安每年还读很多书,没有因为忙碌而放弃大量阅读。从老安身上,我就有了一种感慨:一个人能做的事情不可估量,因为一个人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老安让我对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不再抱怨。因为即要做,就是必须去做,就要做好。社会和家庭给你的角色,你都得扮演好。还有自己对自己的一份期许,不能放弃。

    后来到苏州,认识了王一梅和苏梅。她们似乎比我小一点儿,却让我倍感自卑。我是很少自卑的一个人啊,可是从苏州回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用小品里的话说:“同样都是一个人,人和人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王一梅作为一所大学的办公室主任,苏梅作为一个经营单位的经理,我能想见她们本职工作的重要与繁忙,我也亲眼看见了她们对待本职工作的认真。他们都是儿童文学作家,每年要写大量的稿子,出好些书。苏州又是一个让人迷恋的地方,每年圈内去苏州的人很多,她们要尽很多的地主之谊。他们周围还团结了很多热爱儿童文学创作的人,定期举办活动。后来,他们又开办了少儿写作学校,听说也办得不错。我觉得这两个人,不是女精灵就是女超人,能力非凡法力无边啊。可是她们分明是普普通通的女子,照样要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尽责尽心尽义务。

    去年因为举办“幻想中国书香校园活动”,和杨鹏一起工作了40多天,给我的震动同样很大。他每天白天演讲,晚上还要写四五千字的文章。他手头有很多的稿约和出版合同,还要打理他的公司。我想,他可能也像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有很多超能力吧。

    我的朋友都是这样,无形中影响了我。我现在的时间表也排得很紧,就说这两天吧:

    15日上午,从运城赶到太原,下了火车,已是一点多。我们直奔海洋大厦。审了图书室的合作协议,问了问小记者培训的情况。他们建议我休息一会儿,我答应了。来到另一件办公室,我打开刘师傅帮我拿来的人力资源部准备的资料,开始拟实习编辑考试的提纲,准备让人帮助出考题。下午六点多,文印部将考题打印复印密封好,我们回到高新区报社。

    晚上,好几个人都在加班。见我来了,副总编樊菁菁和人力资源总监关键分别过来坐,汇报请示工作,交流意见,我安排了见习编辑鉴定的事情。他们走后,我又约见了来见习的新编辑,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并权作面试。新编辑走后,十点多,我开始复审杨鹏“校园三剑客”的五、六本书稿,并打开电脑,看了博客,回复了评论和留言,也回复了邮箱中的邮件。

    16日上午,本来要去希望出版社,但梁平社长临时有事,约会取消。在办公室,签各种报销条,看一二月评报汇总结果,审定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审定物业合同,安排第二天去上海的一些事情。整个下午,我和图书室主任都在希望出版社,和梁社长、赵副社长谈一些合作项目。之前我们进行过“亲密接触”,又都是事业心强的女人,心灵上有一种默契和亲近,然而具体到工作中,都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的。谈了一下午,到六点多才妥当。七点多回到报社,开始和其他人评定下午实习编辑考试的试卷。评完,我又一一看了每位的卷子。九点多,他们走后,我才开始在电脑上忙我自己的事。做一个报社的法人,经济经营的事不能不管,报纸质量的事不能不管,图书质量的事不能不管,人事上的事不能不管,公共关系的事不能不管。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阅读和写东西的习惯。

    17日上午,复审完“校园三剑客”七、八本书稿。下午,安排了对海外发布广告和部署下一步重点检查落实工作的内容和办法等事情后,就到了去机场的时间。上了车,没有说两句话,我就睡着了。

    晚上九点二十多,我们飞越灯火灿烂的夜上海,落地虹桥机场。

    这就是我两天的工作。

    两年多了,以这样的节奏进行工作已是寻常事。但是,大家都很奇怪,说我身体比前几年好得多得多了。

    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没有一定的限额,除非是自己对自己的限制。保持积极的状态和良好的心态,克服惯性和惰性,你会发现工作和生活中充满激情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