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荐读:
一个农村孩子,从小失去父爱和母爱,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长大,长成了一个富有爱心的、快乐的优秀教师,所以,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穿什么衣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衣服是家庭经济状况的反映,但穿衣服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对衣服的态度甚至就是生活态度和做人准则。妈妈临走时带走了儿子的一件旧棉猴儿,而婶婶就是去煤矿下苦力装煤,也要给侄儿买一身过年的新衣服。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作者的深情就饱含在这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一颗感恩的心,让他永远忘不了那“穿旧衣服的过去岁月”。
——张梅霞
本期推荐作品:穿什么衣服长大
作者近照:(王钢)
主要作品:
博客:风行水上
E-mail:
成长阅读
穿什么衣服长大
●河南 王钢
我是穿什么衣服长大的?
很小的时候,妈妈离开了我。因为爸爸去世了,她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姑姑在很长时间里都无法原谅我的妈妈:“她带走了你爸攒下来的每一分钱,还有你大伯给你的你辉姐的一件棉猴儿(风帽连着衣领的棉大衣)……”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每一分钱都是那么宝贵啊,每一件衣服都是大的传给小的,新的穿成旧的然后缝上补丁,所以即使是一件棉猴儿,也让姑姑们不能不耿耿于怀。
我是穿着哥哥姐姐们的衣服长大的。
所以,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还是全校唯一一个穿打补丁短裤的孩子——那件短裤还是大姑用我哥哥的一条蓝裤子改的。
六年级的时候过生日,大姑看到我的同学穿了一件米黄色的夹克衫挺好看,就给我也买了一件当礼物,19块钱。我很喜欢那件夹克,因为是新衣服。
初中的时候,有一条姐姐给我的牛仔裤,我觉得比较时髦。同学问我,你的裤子怎么洗得发白?我回家问姐姐,姐姐说,你告诉他,牛仔裤越旧越时髦。于是我很得意。后来看到那些前卫的剪出洞洞的牛仔裤,就觉得自己终于有一回走在了潮流的前面。
穿过一件蓝色的灯芯绒短大衣。在开学的第一天,我满怀着激动上学去。一抬头,楼上的同学在大笑:“看!他穿蓝裙子来了!”我也跟着笑。
穿过一件革子长大衣,感觉自己很帅的样子,尤其是骑着大姑父的二八车(自行车的一种)在街上狂奔,就以为自己很像古代的侠客。我的同学爱把我的衣带抽出来,在桌子上当鞭子抽,很响。
初中就要毕业,在老家上了一年学。叔叔婶婶一定要给我买一套新衣服过年。没有什么挣钱的门路,叔叔的身体也不好,婶婶就去煤矿给人装煤。装一吨煤,装车的可以得到一块钱。这一块钱,得十来个人分。过年时候,我穿上了一件太空棉的棉袄,39块钱;还有一条当时特流行的萝卜腿儿裤子,15块钱。
上班的第一年,我还不懂得怎么打扮自己,太单纯,根本没有想到这些。曾经穿过一套绿色的西装,一位老教师问我,怎么有点儿大?我说,是姐夫的工作服,他是邮电上的。曾经穿过一条黑色的牛仔裤,屁股上有一条蚯蚓一样的线,学生好奇,我说,是我表哥的,被小偷割了一次,缝好了,一样可以穿。
现在,对我来说,穿几身名牌衣服已经不是多难的事了,可是,我还是非常怀念那常常穿旧衣服的过去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