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斯人难忘(一) |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再过两天就是初一了.上午我到办公室,空荡荡的楼道里没有几个人,真是安静得很哪.
我翻出电话本,给老先生们一个个打电话提前拜年.明天我就要回乡下去,别的朋友可以发短信问候,可是我知道有些老先生是不用手机的,或者经常不开机.在临近年关的时候,不管他们在乎不在乎,我要把我的祝福送到.
打了一圈电话,有些人不在家.苏培成老师,崔峦老师,杜永道老师,樊发稼老师等都没有联系上.李行健老师还在办公室,厉兵老师说他手头还有两件大活,王晨老师已经在山东了,陈先云老师在安徽,孙幼忱老师的声音特别的洪亮——他告诉我,他耳朵有点问题,听不清楚,但是他的邮箱天天都打开看.我想给他和别的老师发邮件,可是新浪邮箱不知为什么总是进不去.
呆呆地看了一会儿电脑,忽然心里一松动,想起一个人来——我师大的同学裴亚莉。我们俩的关系,远远不是“同学”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但是用另外的词语,竟觉得没有一个贴切。想了想,也有八九年成十年没有见面了。最后一次见面,应该是孩子两三岁时,我们两口子去西安参加陕西电视台的招聘考试,把孩子放在她家。想到这儿,明知道有些傻气,还是打她多年前留给我的电话,自然是打不通。又打她老刘的手机,通了,没有人接——不知道老刘还用不用这个号码。
亚莉在我心里,素来是一个孩子的印象——在山西师大时,她是那样歪着头傻傻地笑,有时在我面前,也静静地流泪;她北师大读博士,我和总编去北京出差,打电话给她,她大热天骑了自行车过来看我,吃饭让她点菜,她毫不客气,点了好多肉菜;她北师大毕业到陕师大上班,我去西安,打电话叫她过来,她来了脱了鞋躺到我的床上,自顾自看书,不理会我的同事们进进出出,吃饭时她也并不和别人聊天,只是吃自己的饭;有一年她回夏县和她的老刘住在我家,他们手挽手的,就是上厕所,老刘也要在女厕所门外候着。别的人这样,总归是不妥的,可是在亚莉身上,就很自然。亚莉是我眼里的孩子,她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理会俗世的繁文缛节。亚莉长得高大,脸上是棱角分明又不沾烟火,总是笑,说话细声细气。她的内心是诗书情怀,布衣素裙的倒显出大气来。
想起亚莉来就想得不行,于是上网查她的资料,查出她的两篇散文和一篇学生写她和阶尔老师的文章来,就转贴到我的博客上。阶尔是我们的老师,亚莉是我的同学,那篇写他们俩的文章让我心里潮湿了好半天。他们都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可是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里,他们径自埋头走自己的路,读书为学守志,卓尔不群。
忽然地想落泪,而且这泪须要落在亚莉面前才能心地洁净。亚莉以前在我面前落泪时,我当她是一个孩子。可是这会儿我非常非常想让她把我当一个孩子,搂着我的肩,拭着我的泪。说不出的为什么,就是在这年关的时刻,想要痛痛快快流一次泪。人世的正经和荒谬在此刻都失去了界限,所经受的一切欲言难言,惟有流泪,流泪,在一个不知此刻在哪里在作什么的人的面前——也还只是一场臆想罢了。
后一篇:李德民老师的《花朵是春天的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