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学生阅读疗愈系列书方推荐10:《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2020-09-30 15:17:00)
标签:

转载

分类: 公告分享

书名:《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作者:(美)约翰·布雷萧

译者:马小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3

ISBN9787507423655

 

[转载]大学生阅读疗愈系列书方推荐10:《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作者、内容·主题

约翰·布雷萧,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内在小孩疗法国际代表人物之一,在家庭、自我成长和戒瘾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被同时代人誉为二十世纪影响力的100位情绪健康教育作家之一。

约翰·布雷萧童年经历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因为父亲酗酒,很小的时候他就被父亲抛弃,这个事件让他觉得是自己一文不值,不配得到父亲的爱。他从来没有感受过被人爱和被人看重的滋味,也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来爱过。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跟其他没有父亲管教的人一起鬼混,喝酒、嫖妓,以此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他酗酒、吸毒到了成瘾的地步。当他发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后,就把酒瓶束之高阁,还戒掉了毒品。此后他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研究酗酒者和嗜毒者瘾癖行为背后的根源,终于发现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受伤的内在小孩。最后,他将所有感悟体验写成《家庭会伤人》、《治愈束缚你的羞耻感》、《回归内在》、《你真的懂的爱吗》、《别永远伤在童年》等书籍,这些书中凝聚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蕴藏着最有效的治愈心灵创伤的法宝,包含了一颗想要帮助别人的真诚之心。

《别永远伤在童年》这本畅销全球的成年小孩自救书,是约翰·布雷萧经过二十多年有关内在小孩的治疗工作,结合使用冥想疗法病人的反馈结出的硕果。布雷萧多年致力于工作坊活动,帮助人们告别来自童年、一直纠缠着他们的痛苦,比如被抛弃、各种虐待、童年发展期没有得到满足的依赖需求,以及家庭结构失常造成的苦恼。在进行了一系列具震撼力的工作后,约翰·布雷萧将经验和体会写成本书。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与我们一起探索神奇小孩如何失去神奇之处,以及童年留下的创伤怎样搞砸了我们的生活。第二部分,作者让我们回忆已经走过的童年的各个发展阶段,一起了解健康的成长需要什么。这一部分的每一章都包含一份问卷,用来帮助判断内在小孩在某个特定阶段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第三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些改变自我的练习方法,帮助内在小孩成长,找到获得健康的方法,让其他成年人来满足内在小孩的某些需求,并为内在小孩建立一些应对亲密关系的“防线”。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让我们了解到如何才能成为照料内在孩子的父母——即使我们从未拥有过这样的父母。一旦懂得怎样才能像父母一样疼爱自己时,我们就不再把别人假想成自己的父母来弥补过去的失落了。第四部分作者想让我们明白,一旦这个受伤的孩子得到治疗,神奇小孩就会出现。我们会懂得如何接近自己的神奇小孩,明白“他”就是我们身上最富创造性的力量之源。神奇小孩是我们内心中最像造物主的那个部分,他能引导我们与独特的自我以及我们所理解的上帝建立心灵联系,这就是伟大的心灵疗法。

综观全书,作者通过数十个经典案例总结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帮助人们进行最有效的自我发掘,重建心灵的契机。童年的一些伤害会对我们一生的性格,心理和行为造成影响,而这一切我们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但是本书可以教人们了解、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找到人生的幸福。你若想改变,就按照作者的建议来做吧!要知道,要不要做是由你作为成人的那一部分来决定的,即使你的内心仍处在成年小孩状态,但你的成人自己依然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和所做的事情。通过本书,你将明白你的内在小孩会像你小时候那样去体验一切,当他去实现一些重要的夙愿时,你的成人自己需要出来保护他、支持他,而找到受伤的内在小孩并了解他关心他就是你疗愈童年创伤的必经之路。

大学生阅疗感悟:      约翰·布雷萧助我获得新生

读《别永远伤在童年》有感 小雪

我小时候一直很委屈,准确地说是感觉自己很委屈。小时候我一直在想:世界为什么这样对我?这个想法一直困扰着我,让我很不快乐。我想逃,想快点长大。然而长大后却发现,小时候的不快乐已经根深蒂固了。我想逃离这个社会,逃离父母、老师、同学,与世隔绝,但我又感到绝望的孤独;可我想融入这个集体,和父母、老师、同学在一起,内心又充满矛盾,只能独自蜷缩在漆黑的角落里动弹不得。

进入大学后,多元的复杂环境令我迫切想要改变自己,想要摆脱那个自卑、懦弱的自己,但我不知如何是好。大概是老天眷顾,我在《我只想抱抱小时候的自己》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加入了阅读疗法研究协会,在这个团体里,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心与快乐。协会的朋友们都爱看书,还来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地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喜欢和他们交流看书心得,也乐意与大家分享家乡美景佳肴,我甚至爱上大家相处时自然和温暖的感觉,我想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很快我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是无法被忽略的。我发现了阅读疗法带给我的快乐,所以我开始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读书活动,在一次集体读书会中我邂逅了令我涅槃重生的书——布雷萧的《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在童年受到过伤害的人的书。当然,刚翻开这本书的我并未曾料到它将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童年的一些伤害会对我们一生的性格、心理和行为造成影响,而这一切我们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但是布雷萧通过这本书教人们去了解、寻找和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找到人生的幸福。我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更多的人解决烦恼。

布雷萧在“童年创伤怎样影响你的一生”中对亲密关系障碍的描述,引发了我无限的思考:“一个孩子受到的最大伤害,莫过于真实的自我排斥。父母如果不能肯定子女的感受、需求和欲望,就是在排斥孩子的真实自我。受伤的内在小孩无法意识到真实的自我,而缺乏自我意识的人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呢?你连真正的自我都无法认识,又怎么能让别人认识你呢?”读完这段话,我终于明白为何我总感到孤单无助,为何人生每个阶段的好友都离我而去?因为我根本没有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童年的创伤让我害怕被人抛弃,但正是因为我坚信自己不够好,才会害怕朋友们离开我。而我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原因,则是在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受周围大人的影响,学会了消极地看待自己。小时候,妈妈总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好孩子”比较,哥哥总嘲笑我长得又黑又矮,亲戚们总在背后指点我走路姿势难看,这一切都加深了我的自卑感,令我无法接纳和认可自己。亲人的伤害往往杀伤力惊人。我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我很难对别人说“不”,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这些正是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不可或缺的。布雷萧一语就道出了我的症结所在,他让我对重建亲密关系产生兴趣,并勇敢地付诸行动,最后成功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喜悦。

而当我看到布雷萧对“情感侵犯”的描写时,时光仿佛倒流,我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情感侵犯也会造成心灵创伤。对孩子尖叫、怒吼,都会侵害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骂孩子“笨蛋”“傻瓜”“疯子”“混蛋”,每句话都是在伤害孩子。不管怎么做,你永远也追赶不上别人对你的期望。你所说的、做的、感受的或思考的,没有一样是对的。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受,你的想法简直就是疯了,你的欲望愚蠢至极,你永远被人挑毛病。”读完这一段话,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不能控制决堤的情感,我的内在小孩仿佛也在啜泣。这么多年受到的伤害终于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被人辱骂后流泪不是矫情,被人否定后难过也不是脆弱。而我,不能有任何抱怨,最好什么不做,因为都是错的。就像我每次受到伤害后,一直选择逃避、沉默不语、伪装自己,单纯地以为时间会抚平一切。现实却是,那些伤痕看似随光阴流逝渐渐淡化,其实都深深印在我的内在小孩身上,怯怯地守在心扉之后,盼望着某个奇迹的发生。现在这个奇迹终于来临,布雷萧走过来告诉我:情感侵犯不过是别人强加给我的观念,我生气是可以的,哭泣也是可以的,我可以有自己的情感,我做的是对的,只要再勇敢一点。

“没有哪个学生是真的丑,虽然有人显得笨拙或呆呆的,但他们是未经打磨的璞玉。他们处在发展潜能的过程中,值得我们尊重,也值得我们帮助。”布雷萧的这段话深深打动了我。读本书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上帝创造的残次品,丑陋笨拙,不值得别人喜欢疼爱,也不敢奢求别人的肯定。我只能偷偷地躲在阳光照不到的小角落,紧紧地锁住心房,任泪水决堤,默默忍受委屈,独自承担责骂。但现在我找到了布雷萧,我不再是一个人了。他让我发现自己隐藏的潜能,让我愿意听一听内在小孩的倾诉,为她擦干眼泪,安慰她、保护她,给予她我曾万分渴望的尊重,给予她我缺失的呵护。

关于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布雷萧提供了三个步骤:第一自测受伤指数,找出童年何时受了伤;第二清理童年创伤,进行原痛处理;第三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神奇小孩爆发正能量!我认真按照布雷萧的指导进行,当我彻底地去除伤疤后,我感到无比轻松,仿佛有一阵春风吹进心灵,轻轻拭去尘埃。强大的能量涌入生命,追随着它,我踏上新的征途。

《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对我的启迪非常大,它帮我走出了童年黯淡的记忆,开启了更加灿烂的人生。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大胆敞开心扉,也交到了几个知心好友。挫折和失败不能将我击垮,我变得更加自信,无论好坏,既然注定拥有,我便坦然接。我坚持锻炼身体,积极乐观生活,充满正能量的大步向前走,我要成为内心向往的自己,展开充满希望的历险之旅。

勇敢追寻被忽视的内在小孩吧!找到她,抱抱她,让她快乐起来,让自己快乐起来。把握自己的人生,你我都能做到

 

l  适应症

本书适应于因童年创伤而罹患神经症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阅读。例如:留守儿童、超生寄养儿童等。比如:父母吵架、父母离异、被亲戚邻里歧视、老师体罚、同学欺凌,被性侵等。

摘自:宫梅玲《读祛心病》海洋出版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