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是对于教育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过去在国内时,贝贝对未来学业的设计既清晰又模糊。说模糊,是因为她一直没有选定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行业和领域,她的不偏科让她觉得早早确定以后学什么专业似乎并不容易;说清晰,是由于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优秀学生的考学目的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国内那几所顶尖高校呗。
到了美国,贝贝才发现自己过去的见识是多么有限。首先,过去她所习惯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做题,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类型的探究。其次,在国内学业中重如泰山的知识,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老师更看重的是获取知识的思路、途径和方法。第三,教育的过程似乎变得轻松多了,过去大家认知高度一致的所谓“十年寒窗苦”,突然变成了边学边玩、学玩结合、以玩带学、学中有玩……最后,考核评价孩子的标准,由国内相对单一的比考分、看名次,变成了发挥特长,体现爱好,激励为主,不伤自尊的原则,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每个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都可以显示出优势。
在过去那种模式下,还算心大的贝贝时不时也免不了因为学习上的竞争,对这个同学那个同学感到不爽。因为大家都被放在了一条尺子上,非要量出你长我短。在考试成绩是个人隐私的美国高中,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尽力使自己的GPA达到应达的水平,而不用靠哪次考试的灵光一闪或灵机一动。换句话说,完全是自己在跟自己竞争,在跟自己内心的潜能比赛,只要持续保持良好状态并加以足够努力,GPA成绩必定是自己真实学术水平的客观体现。
现在的贝贝已是受到若干美国名高校求关注的“准著名同学”了,她很看重那些学校对自己的青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机会,当然她更清楚,要想获得机会并不是仅仅靠自己在考试中拿几个好成绩就行了,还需要全面发展,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达到了目标校全方位的要求,自己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全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