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原有的自信有了新的增强。贝贝原本就是个自信的孩子,这源于她的聪慧和一定程度的努力。但因为不是那种非常刻苦的孩子,加之有时难免的粗枝大叶和心理状态欠稳定,她并不是总能把最好水平发挥出来。换句话说,就是离中国学校最热衷的满分和头名总是有一点点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她的自信有些影响。
在美国学习的这一学年,她找到了新的感觉。
首先,在国内学校让孩子最感压抑、最有挫折感的分数排名,在美国学校完全不见踪影。在这里,孩子的分数是个人隐私,不是谁想知道就能知道的,更没有把大家的分数放在一起张榜公布。况且,因为选课余地很大,大家所选的课程不是整齐划一,也没有办法放在一起排。但另一方面,GPA又有相对的稳定性、权威性和可比性。针对某个学生,GPA可以将孩子的学术能力和努力程度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能够作为孩子升入下一阶段学习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其次,老师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并不仅仅体现在解题能力上。美国高中注重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用非常灵活的教学方式启发孩子,特别遇到孩子有创意的想法,老师会极尽表扬鼓励之能事,让孩子非常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还培养和强化了孩子们的探究能力。贝贝的实验能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跟做游戏一样好玩神奇的实验,让孩子乐此不疲,岂有学不好之理?原来在国内时不时想偷懒的小提琴,作为副首席的贝贝在老师的鼓励下,在没人督促的情况下为准备演出,连续几周每天强化练习达三个小时之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让她对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增添了新的信心。
第三,孩子所选的课程与个人兴趣关系密切,容易激发孩子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除了必选课外,孩子们可选的课很多,那些从自己兴趣出发选择的课,孩子们上起来容易取得好成绩。贝贝原先在国内就喜欢英文辩论,出于兴趣选修这门课后,学起来非常投入。为了写演讲稿有时会忙到深夜一两点钟。老师则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孩子们的兴趣,并积极鼓励孩子们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努力发挥出好成绩。一次次参赛经验的积累,竞赛优异成绩的取得,使孩子的兴趣锦上添花,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也愈发强烈。(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