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贝贝初到美国,就选修了辩论课,并参加了学校辩论队,还多次参加校际辩论赛并获得竞赛优胜。
寄宿家庭妈妈大为感慨:“你一小小外国孩子,才来我们这里不过半年时间,怎么居然能用我们的语言,跟正宗美国孩子一辩高下呢?”家庭爸爸更是有意思,时常在跟亲戚朋友的电话中,眉飞色舞地宣传——“我们家来了个语言小天才,以前从没来过美国,却在短短的时间里把英语说得非常棒,有时用德州口音、有时用英式口音跟生人聊天,让人家猜她来自哪里。”老师和同学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开始上辩论课的时候,这个中国小女孩儿还说得有些磕磕绊绊、词不达意呢,也说不了多少句,课堂成绩才是B
,现在可了不得,一开口就咄咄逼人、当仁不让,论点论据条理分明,言之有物,以至于成了校辩论队的骨干分子,辩论课的成绩自然也升到了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英文辩论水平若此,当然不是天生的。贝贝的“修炼”过程到底如何?是否有什么“秘籍”?这是许多家长都十分关注和感兴趣的。我分析缘由,思考再三,并通过跟贝贝交流,大致归纳出些东西。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启发。
一、学新三时的巧妙方法,奠定了贝贝英文辩论的基础
当年贝贝自学《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时,因为课文较长,不便背诵,她便用了以复述为主的学习方法。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帮她设计了许多方法,其中有一样,就是用课文进行辩论练习。就外语句子而言,会背和会用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段课文背的滚瓜烂熟,但一旦想说里面的某个句子,却要反应半天。问题就出在哪儿呢?问题出在“搜寻”能力上——缺乏必要的训练,沉在脑海深处的大量句子,无法根据需要及时“搜寻”出来,当然就无法说出来了。为训练贝贝的句子“搜寻”能力,我想出一招——围绕课文内容做模仿辩论练习。拿“新三”第一课为例。课文里讲,有许多人自称看到了美洲豹,但最终专家也没找到它。我就以此为题,用课本里的话跟贝贝“辩论”,我说美洲豹不存在,找出理由一二三,然后让贝贝逐条反驳我。贝贝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会拼命去“搜寻”那些已经装在脑子里的句子,并用讲课文故事训练出来的能力,把它们组织成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的学习方法,贝贝兴致盎然,并不觉得枯燥,效果非常好。父母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英文能力,也可以用中文内容组织语言作为辩论一方,而让孩子作为辩论的另一方用英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