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妹走了,贝贝的心情开始渐渐平复。
但又面临新的问题——一年的交换期限还有几个月就要结束了,来年作何选择,是摆在她面前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是,留下继续上美国高中还是回国上国内高中?
这个基本不成问题,贝贝打算留下来,接着上美国高中的十一、十二年级。
二是,留下来以后在哪儿接着上十一、十二年级?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因为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希望贝贝来年还能在他们家呆着,在一块相处了大半年,很有感情——才“失去”小德妹,贝贝可别再走了。这大概是大家共同的想法吧。机构在寄宿家庭周边没有合适的学校,有几所协议学校都离家有距离,至少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吧,住在家里每天上学跑路肯定不合适。这些日子,贝贝跟着家庭妈妈到处去问学校,希望能有机会。机构通过雅文妈妈和刘老师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关切,也很尊重贝贝与家庭的感情,马上介入了帮贝贝考察学校的工作当中。得知选择有难度,贝贝也适时调整了自己的预期:“第二年不一定非得住在现在的家庭,给他们添了一年的麻烦,应当让他们好好休整一下了。接待寄宿孩子,真是够他们辛苦的。但新家庭一定不能离得太远了,想原来家庭的时候,我随时可以过去看他们才好。”这是贝贝现在的想法,机构也在按照她的这个要求,与相关方面接洽。
无论最后选择学校的结果如何,我相信贝贝都会欣然接受的。因为她知道,寄宿家庭不容易,机构也不容易。当问到她几个方面选择的权重如何摆时,她态度很明确:“与原来家庭的亲情放在第一位,对机构选择的尊重放在第二位,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放在第三位。”我本想跟她探讨,是不是把对机构选择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后来再一想,还是算了吧,贝贝有自己的原则,也不是什么坏事,况且机构也会充分理解和考虑贝贝的内心感受的。这样说来,其实也是不冲突的。
至于说到对学校满意度的选择,贝贝自有她的见解:“咱们在国内习惯于学校与学校的差距了,总是认为这边的差距也会那么大。其实,从综合配置和整体水平上说,美国中学的差距远比我们认为或想像得要小得多,要说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各具特色,各有专长。所以纠结于学校的所谓SAT成绩或是规模、学生数量等方面,应当没有太大必要。”
别看贝贝小,也许她作为亲历者,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呢。
此文由新浪育儿博客推荐:http://blog.sina.com.cn/lm/baby/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