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已是10年级下学期了。这回贝贝选了心理学课。开课不久,老师布置了一个有趣任务,
就是给自己小组所指定的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心理学分析领域)做个poster(海报)。
说来有趣, 贝贝小组的主题是humanistic,听起来似乎是“人道”之类的意思, 其实不然,
心理学方面的humanistic是近似与individualism或者ethical egoism的,
是指个人主义或自我主义。维基百科说,是人本主义(或者就是咱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吧)。
而她们的任务,是把每一个字母联想成一个与这个字母形似而又于这个perspective相关的图片,而humanistic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相对而言确实有点难度。
下面看看贝贝自己的描述吧。
……总地来看, 这个心理学分析领域着重个人选择, 个人成长, 个人追求, 生命满意度,
以及自我实现对人行为的影响。提出需求层次学说(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马斯洛先生,同时也是心理学humanistic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所以我们这个分析与马斯洛先生的两个学说都有相通之处。
我们组对这些字母的分析是这样的。
H: 这个是组里一个同学想出来的, 箭头从一棵较小的树苗连接向一棵稍大一点的树苗, 象征成长。
U: 微笑的嘴巴, 象征较高的生命满意度。这是同学想的。
M: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时我们卡了,
然后我从“个人选择”突然联想到摆在人面前的两个山洞,这不是选择又是神马?豁然开朗!
A: 马斯洛先生的“需求金字塔”。
N: 人的双手一上一下拼出来的N, 象征个人努力。
I: 人, 面向左侧。
S: $标志,美元,象征个人成就。
T: 枝繁叶茂的大树, 照应前面两个树苗。这也是同学想的。
I: 人, 面向右侧。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象征人的独特性, 面朝不同方向象征不同的追求。
C: 阳光下一个半侧面向后张开双臂曲腿跳起来的人, 象征自我实现。
我们组同学很好顽底, 我提出几次有趣的联想后,他们就开始迷信我了……
于是结果就是——从M到I,大多数都是我的杰作……
可我们组有6个人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