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散记(四)

标签:
德国散记吉普赛人欧元硬币旅游 |
分类: 走马观花 |
(接前)这一看,让我好生失望:哪里有艾丝美拉达哟!裙子倒是挺长,一直拖到地上,不过脑袋上还包着大大的头巾,再瞧面孔,哪儿有一点艾姑娘的影子嘛?
吉普赛大娘(非原创图片)。
中午听完课,去市政广场参观,各色人流中偶尔能见到几个吉普赛人,有的怀里还抱着孩子。
既然邂逅艾丝美拉达的美梦破灭了,那我们就照老吴说的,躲得远远的吧,免得惹出什么麻烦来。当然也有好奇的,愿意凑近看上一眼,回来说,人家吉普赛人手里一般还有一个纸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你会英语么?”他们还真行,不但会德语,还会英语,估计是打算用英语给国际友人们算上一卦,再讨点赞助。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民,英语既不大灵光,更不会吃她这套,想从我们手里挣到欧元硬币,只怕比让中国人学会说英语还难哩。
街头卖艺的吉普赛女郎(非原创图片)。
远远地听到一阵热闹的音乐声,走过去一看,一位相貌和穿戴都非常奇特的吉普赛男人正在玩杂耍呢,周围的人有的边走边看,有的驻足欣赏,有的则目不斜视地匆匆而过。我举起相机就是一阵狂拍,吉普赛男人一转眼看到了,马上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冲着我指指自己面前的小铁桶,我一下子明白了,那是要我掏点手续费。初来乍到,手里的欧元还都是临出国前在中国银行换出来的纸币呢,最小的都是10欧元(约100元人民币),哪舍得给呀。吉普赛男人见我没有给钱的意思,把手里的家伙放在地上,抬腿就做出要向我奔过来的架式。我吓坏了,把头一低,紧走几步混入了旁边来来往往的人流中,这才逃过一劫。
当时我亲手拍下来的吉普赛男人,瞧人那双眼睛,多有神啊。
吉兄弟,不是我不想给,实在是没来得及换零钱啊,这回您就多担待点吧。
从中餐馆吃完晚饭,大家兴冲冲地出了门——能在德国吃上中餐,是最让大家满意的事了。
要说人身上,最爱国的地方就是胃了。甭管人在哪,从小吃惯的东西就是不想换样,任你洋餐再好吃,再昂贵,咱就是不待见。这里代表全国人民对老胃同志表达一个敬意先。
接我们的大巴车停在一百米开外的马路边,大家慢腾腾往过走,突然前面冒出个吉普赛人,手里拿着一卷报纸,冲着我们走来。大家相互看了一眼,都一脸警惕地捂紧了自己包,然后自顾往前走。
那人一手挥着报纸,另一手伸向我们当中最慈眉善目的老郭,那意思是想让老郭发扬一下互助友爱的精神。从我们对老郭同志的了解来看,他在北京街头见到向他伸出手的不富裕同胞,一般是会朝衣兜里掏一掏的,至于掏得出来掏不出来东西,则要视情况定。当然,这个时候,老郭是绝对不会向怀里伸手的,一则初来乍到,手中的大票还未换成钢蹦儿,二则久闻其人大名,生怕不小心着了道,那可就麻烦了——于是老郭把一肚子的慈善心肠掖紧,匆匆用手拨拉开报纸,快走几步冲出了堵截。
到了车上,老郭大喘了一口气,然后跟大家说刚才的遭遇,正说得手舞足蹈口沫飞溅呢,他话头顿停,脸色陡变,右手像着了魔似的紧紧贴在胸口,半晌,才说出一句话:“我的钱包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