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幼儿记忆特点
其实,如果记一个单词同时运用四个“大法”,换谁也会觉得累的,在实践当中确实很难行得通。但实际上,这四个步骤并不见得非得同时依次进行。
就拿剑桥英语来说吧,预备级和一级几乎不用记多少单词。据我所知,其他许多英语学习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这个阶段,孩子要掌握的,就是对于给定单词,能够听懂,能够说出来,这就够了。
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学会想象关联法,并能够运用纯熟,应当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不知别的成年人怎么样,反正我自身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自己挺小的时候、半懂不懂事时候的一些事,现在还有记忆,尽管支离破碎,但有些细节非常清晰。比如我就记得,很小的时候口腔味觉极其敏锐,吃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时,会觉得嘴里粘膜被刺激得非常难受。刷牙的情况也是一样,我小的时候可没有儿童专用牙膏,都是用成人的,牙膏一进嘴,那个杀疼啊,我现在还记得自己刷一下牙吐一口沫的情景。所以在女儿小的时候,我们一直让孩子用专用牙膏,以防刺激口腔。饭桌上,当太太和老人有时逼孩子吃某种菜时,我会在侧面提醒一下,是不是菜的味道对孩子来说有些刺激呢。
同样,我对自己学母语的某些情况也有记忆。现在看来,在认字之前,嘴里说的好多东西都是不知其意而知其读法的。前两天突然想起个有趣的事:自己上学前曾经有一帮小伙伴,都是附近单位的,有好几个都是“运输公司”的,有的是di
qu 运输公司的,还有的是xu li
运输公司的。印象当中,当时自己知道运输公司就是跑车的,但di qu和xu
li是什么意思自己并不懂。去过di qu
运输公司院里,知道里面很脏,想象当中就把di
qu当成了“地蛆”——地上那么脏,地底下肯定都是蛆呗。等上了学,就知道了此“地区”非彼“地蛆”。而xu
li一词则一直未过脑子,不知是哪几个字,再加上妈妈始终不让自己去那个单位的院里玩,也没有直观感受,碰巧一同玩的小朋友当中有一个名叫徐利的,便想当然地认为那个单位肯定因为有徐利才叫“xu
li”的。近期突然从遥远的记忆中淘出这个词,想了又想之后方才恍然大悟:“xu
li”者,“畜力”也。在我生长过的那个新疆边境小镇,七十年代仍把畜力作为运输工具。难怪妈妈不让去那个院呢,敢情里面都是大骡子大马呀。
母语尚且需要用想象来帮助记忆,外语又为何不能用呢?(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