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拼音帮记单词
汉语拼音是个好东西。不光学汉语离不了它,学英语它也是个非常好的工具。
我认为,孩子学外语的年纪不宜过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当等到孩子完全彻底掌握了汉语拼音之后,再去接触英语才比较适宜。最起码,可以避免孩子把英语和汉语拼音搞混了。如果有可能,让孩子把拼音作为学英语的一个辅助,那就更好了。
拼音很有意思,要是拿人来作比方,我觉得把它比作“中国籍的外国人”,或者是“外貌像外国人的中国人”,不知哪个更合适。
什么意思呢?你看啊,拼音是汉语的组成部分,明明白白人家就是汉语。就是我比方中所谓的“中国人”了。而拼音的外观,则是由来源于西文字母的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尽管并不完全相同,但的确很象。
要是从来源上说,拼音可不就是“外国人”么。要是从外观上说,也不妨说成是“外貌象外国人”。
啰里啰嗦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想说明,如果运用得当,拼音对于孩子学好英文,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但前提必须是孩子要完全掌握好汉语拼音。否则肯定会适得其反。
说到这儿,学过英语的人大概会明白了,贝贝记单词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发音记单词。
还拿前面的单词作例子吧。比如chicken(鸡肉),开始接触这个单词,贝贝运用的是“想象关联法”(贝贝实践,育氏归纳,无有专利,推广自便。下同)通过记“吃、啃”来记住了它的大致读法。之后,还须以想象关联为记忆辅助,回忆起其规范发音,这叫“发音还原法”。后来开始要记单词了,贝贝回过头再对单词进行“研究”一番之后,惊奇地发现,原来其英文写法与汉语拼音有惊人相似之处。汉语拼音当中,chi的发音就是“吃”,ken的发音就是“啃”。接下来,贝贝该运用“读法注音法”了,即,把脑海中的“吃啃”注上汉语拼音,chi,
ken,对了,两个拼写单元之间还得再加个c,可以通过想象再赋予它点含义,以便记忆,比如可以把它看成是个张大的嘴。这个可以叫做“局部微调法”。经过想象关联法——发音还原法——读法注音法——局部微调法这四个步骤之后,“chicken”这个单词就会被孩子牢牢记住了。
不过,肯定会有人说,记一个单词费这么大事,多麻烦呀。先得“想象关联”,还得读法注音,最后还得局部微调。别说孩子没这个能力和精力,就算大人帮把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个问题应当怎么看呢?(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