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下大气力整治
毛病暴露在孩子身上,但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家长。
在对贝贝提出要求之前,我首先对家里的各位大人约法三章,其核心意思就是:只要贝贝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她自己尽力去做;实在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可以帮把手,但决不能包办代替;在贝贝为逃避自己做事而耍赖的时候,不要心慈手软,而要坚持原则,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接下来就是对贝贝的要求。这个就非常细了,不必一一叙述。主要就是告诉她凡事她自己能够做的事务必要自己做,而且要按条理做,还要做得利索。开始可能做不太好,可能慢些,一定不能怕麻烦,更不允许发脾气。这里尤其要说的是,针对她喜欢忘事的毛病,让她在书包里放了个塑料袋,凡需要交家长过目或签字的重要的东西,一律放在这个袋里,每天放学回家后要打开看一看,按要求及时交给家长。再备一个记事本,有些重要的事情就记在本上,回家翻一翻,防备忘记。
平时被伺候惯了的贝贝一开始当然很不习惯,自然也就高兴不起来,有时手里的事做不好或忙不开,免不了还要发发小脾气。伺候惯了贝贝的姥姥当然也不习惯,见贝贝在那儿忙,姥姥往往放下自己手里的事,站在边上看着,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就上手直接帮一把。只要我看见,总会用眼神制止姥姥的行为。眼神制止不了,就干脆说出来。而贝贝一旦听得我不让姥姥帮她的话,便会用气哼哼的声音悄悄地嘟囔:“爸爸真坏,爸爸真是个坏家伙。”
听着她的埋怨,我心里暗笑。傻孩子,现在你埋怨爸爸,等以后你就会明白爸爸的苦心了。
因为贝贝的毛病是动手能力差和条理性差兼而有之,两个毛病搅在一块,使她在“自己动手”的初期极其被动,忙得不可开交,压力很大,以至于有些灰心丧气。
比如,平时在家长的帮助下,找衣服还要花不少时间,现在自己做,常常是找的时间比穿的时间多出好几倍。比如,洗脸前不准备毛巾,洗完脸带着满脸的水从卫生间冲出来,四下里找毛巾。再比如,说是自己梳头,可找着了发卡却找不着梳子,好容易用梳子把头发梳好了,临要扎起来时却发现辫绳还不知在哪儿呢。眼看时间不够了,只好由姥姥上来帮忙完成。
眼看计划有可能功亏一篑半途而废,我心里非常起急。
这时,太太一席话点醒了我:“你呀,太急于求成。她的毛病就是做事又慢又没规矩,你不会先帮她规矩规矩?”
对呀,想要让孩子在自己动手中找到乐趣,首先必须让她能够乐在其中。个中奥秘,我怎么居然忽视了呢。
于是,我采取了措施。
早上,贝贝一睁眼,便会发现前一天晚上胡乱扔在床上的衣裤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头前。走进卫生间,会发现洗漱用品都已到位。梳头的家什也一应俱全地码放在梳妆桌上。
这样一来,她的效率提高了许多,抵触情绪也随之消失了。
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要求她自己在睡前把衣裤按我的方式放好,自己备好洗漱用品后再开始洗漱。梳头的家什放在固定位置,随时都能找到。她也逐渐能够做到了。
针对她爱忘事的毛病,我每天送她上学出门前,都有意不把她要带的东西提供给她,而是让她想好,自己去拿。有好几次,她出门的时候忘记带红领巾、小黄帽等,我不吭声,带着她往外走,走出家门一段距离了,再提醒她,并让她自己回去拿,以期让她加深印象。后来,尽管贝贝偶尔还会落点东西,但至少养成了出门前想想要带什么的习惯了。不像过去那样,全是家长给准备好,自己只管直眉瞪眼往外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贝贝在条理化和自己动手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一番努力总算有点收获,这让我备感欣慰。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