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聪明的故事》写在前面的话

(2007-01-28 20:00:26)

《漂亮的故事》完成后,想再写写有关贝贝上学前后这几年的学习经历。题目不用再费脑筋另起,现成的,就是《聪明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文字内容本身很平实,用这种俗俗的题目,还透着一股子亲切,另一方面,叫《聪明的故事》,也正好可以跟前面《漂亮的故事》照应起来。

正像《漂亮的故事》里面并不是单写贝贝有多漂亮一样,《聪明的故事》主要想写的,也不是贝贝有多聪明,而是探讨怎样才算聪明,怎样才算大聪明。这里的聪明既包括孩子的灵颖,也包括家长的智慧。

伤仲永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话题——早慧的孩子没有得到适当调教,最终流于庸常的教训,可谓千古遗憾。

为人是一生的事,为学也应当是个长期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的要求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但就绝大多数人而言,直到成年前后,作为个人事业基础的学业才算初步完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此之前,无论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多么显赫的成绩,都不应成为孩子骄傲的理由,更不能作为家长炫耀的资本。否则,聪明就会变成小聪明。

回到仲永的话题。仲永小小年纪在学习方面显出异能,固然令人称奇,但其时他还远未完成作为一个读书人所应当完成的基本学业任务。遗憾的是,为父者并不明白“读书尚未成功,仲永仍需努力”的道理,一味沉湎于幼子作为神童被众人所羡的虚荣当中,以致贻误孩子终身,铸成悔恨。

如果就孩子而言,聪明主要是指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话,那么说到家长的智慧,则应当在对孩子的认识、理解、把握、指导和未来规划诸方面表现出来。写《聪明的故事》,就是想和大家一同探讨,如何把孩子的聪明与家长的智慧结合起来,求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于结果的衡量标准,我觉得至少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其次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本人是快乐的或者是比较快乐的。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最后还想说明一点。本人绝对无意炫耀贝贝的所谓聪明——因为她压根不是神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更不想卖弄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正如本博开篇“老爸的话”中所说:“家长尊重顺应孩子的天性和本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以良好的心态自由而舒展的学习和生活,并为将来的人生打下身心、知识和能力诸方面的良好基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们与这个成功差距尚大,而检验这种成功,也还需要假以时日。

随着文字的展开,大家既可以欣赏贝贝在她擅长的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聪颖表现,也能看到她在不擅长的领域、在尚未开窍的时候绞尽脑汁疲于应付的可怜相;既可以和作为家长的我分享在某些方面的所谓成功的感受和心得,也肯定会对我经常表现出束手无策手忙脚乱的无奈与难堪,发出同情和会心的笑。

最希望的,就是这些浅陋的文字能像一块引玉之砖那样,把大家的才识、见解、心得、体会都引出来,让大家就这个话题共同探讨,相互交流。

因为,咱们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