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就要发下来了。拿到成绩单,情况无非这几样:成绩优异,皆大欢喜;成绩平平,差强人意;成绩不佳,家长怒火万丈,孩子胆战心惊。
成绩考得好,家长孩子都高兴,考得不好,孩子家长都别扭,这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了。不会有哪位家长因为孩子考得一塌糊涂而兴高采烈,也不会有哪位家长因为孩子考了高分而对孩子假以颜色饱以拳脚。
对家长来说,高兴也好,生气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理性,把握好尺度,否则就会走入误区,事与愿违。这里不妨试举几例。孩子拿回一个全优的成绩单,家长兴奋异常,不但精神上奖励,而且物质上兑现,在家当面表扬孩子不说,还不分场合到处跟别的家长炫耀。此为一则。孩子拿回的成绩单惨不忍睹,家长态度冷若冰霜,恶语相加,甚至触及皮肉。此为二则。
孩子某次成绩考得好,只能代表前一段的知识掌握的好,以及本次考试发挥的好罢了。夸奖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泄家长内心极度的快感,而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孩子保持努力,继续上进。过高的奖赏,一会导致孩子盲目膨胀,忘乎所以,二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家长的态度淡然些,在表扬的同时多些提醒,多些劝慰,多些告诫,可能更有利于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也不至让孩子有过大的压力。
孩子成绩不好,原因就更多了。正如前文所说,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一些家长尽管身为成年人,但想法却非常天真。假如说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佳,难道他在挨了一顿打或者遭了一通骂之后成绩就会突然好了么?我们不妨拿家长打个比方。上司需要你写一份报告给他,你写好之后上司看了很不满意,认为你写的相当差劲。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这位上司对您这位家长掴几个耳光您才能明白你的报告的问题在哪儿呢?当然不是的。要把这个报告写好,要么上司耐心地给你指出来到底哪儿不合适,要么家长您自己再仔细琢磨琢磨该如何改进和提高。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找到问题出在哪,差距到底在哪,应当如何去解决。
考试也是一样。孩子成绩差,排除极个别人的智力因素外,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因为方法不当,没有掌握学习的窍门和要领。这虽然也与孩子的智力水平或者说悟性有关,但这是可以指导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假如孩子这次成绩不好,我建议家长不妨采取这样的态度:平静地告诉孩子,你对这次的成绩不满意,但同时告诉孩子,成绩不好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家长也要承担重要责任。接下来,就要通过与孩子坦诚的交流,包括可以与老师沟通,找出孩子成绩不佳的根源所在,利用假期的时间,帮助孩子改进方法,填补知识空白点。
一个假期,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保证休息好的情况下,把上一个学期没有很好掌握的知识再巩固一次。一个假期下来,孩子至少有两个进步:一是知识空白点得到填补,二是学习方法有改进。孩子会以较好的状态进入新的学期。这样看来,孩子上学期考得差,倒成了督促孩子进步的一个重要资源,成了孩子提高学习水平的一个平台。正可谓把坏事变成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