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了一个德国老作家的新书朗读会。这本新书的书名叫《陛下,我马上到》。写的是法国文艺启蒙大师伏尔泰和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交往的故事。弗雷德里希大帝就是那个因为王宫附近的风车吵人,跟磨坊主打官司并且打输了的国王(见博文
大风车的故事 )。他是德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一直崇拜伏尔泰。二十多岁的他主动写信给伏尔泰。从此两人以散文和诗的形式保持书信往来。伏尔泰还热心地帮助这位当时的普鲁士王子修改和润色法文文稿。弗雷德里希称帝后不久,就邀请伏尔泰到王宫作客。这位启蒙时代的伟大作家在波茨坦王宫住了三年。
在弗雷德里希的王宫里,锦衣玉食的伏尔泰其实只是一个文学侍从。伏尔泰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父,巴黎所有的沙龙都向他敞开大门。他两次入狱,因为名声太大,很快就被释放。当时巴黎有句名言说,伏尔泰这样的人是不允许被逮捕的。
可是,每当弗雷德里希大帝派人传唤伏尔泰的时候,这位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总是回复,陛下,我马上到。
就在伏尔泰一路小跑穿过无忧宫金碧辉煌的走廊,向弗雷德里希大帝走去的时候,另一个法国文艺启蒙大师正坐在窄小的阁楼上,为别人抄写乐谱,用以获取自己生存必需的面包和牛奶。
这个人有一个和伏尔泰同样伟大的名字,他叫卢梭。
本来,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是他个人的事情。可是,他们是人类文明史的两座丰碑。在我们仰望他们的时候,因此就有了很多的比较和思考。
从著作,从道义,从人格上来说,我更应该尊敬卢梭。但是,卢梭一生穷困潦倒,不仅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孩子,甚至没有能力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作为一个男人,他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实在令人唏嘘。
偶尔读到对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的报道。有个记者对他说,想象一下,二百年以后,电影院里还在放映您的电影,人们还在谈论您的电影。这位大导演耸耸肩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合上报纸,笑得心照不宣。
我,也是这么想的。
在陪同家人去度假和紧赶着要写完一本书的时候,我选择的是度假。和家人一起看山看水,比写一本书重要很多。在跟一个装腔作势的出版商见面和跟一个朋友去喝咖啡中间作选择,我的脚会自动地把我送到朋友那里去喝咖啡。我要生活得开心,也要想方设法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生活得开心。这是我的生活目标。
今生今世,此时此刻,我们要做好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和儿子女儿。之前之后,之内之外的事,与我们又何干?
活在当下,这是一种清明的生活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