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我,当然很注重护理皮肤。我曾经固定使用一种日本的护肤霜。每次逛商场的时候,就会去那个品牌的专卖柜看一看。我一过去,售货小姐就开始夸我的皮肤,然后热心推荐某一项新产品,还送我很多小巧可爱的广告礼品。每次我都被她们绕进圈套里出不来。有些护肤品真的很贵,买完以后我经常就把发票撕毁,免得以后看了跟自己生气。
有一次在东京,我请一个日本女友带我去买护肤品。她带着我目不斜视地走过一家家豪华商场和专卖店,拐弯抹角地把我领到一家不起眼的日用品连锁店。这个店不大,人不少,仔细看去,基本上以日本的家庭妇女居多。她问我平时用哪些品牌。我一一报给她听,她一会儿就从货架上拿下一堆。都是我根本不熟悉的包装,也没见那个熟悉的牌子。她见我很狐疑,就把盒子底面给我看,那里用日文印着那个品牌的名字。她说,大部分日本女人都用这个。你放心,质量跟你在欧洲买的一模一样。换了包装,打上英文,让明星做了广告,卖到欧洲,就贵出去十几倍啦。
原来他们就是这样赚全世界女人的钱啊!我当时没有表现出愤怒,心里却摔了好几个坛坛罐罐。回去用完了在日本购买的护肤品以后,就坚决跟那个品牌一刀两断。每次进商场,见到那个品牌,就远远地绕个大弯走过去。
后来,一个记者朋友告诉我,她对欧洲市场的护肤品作了细致深入的调查,采访了很多护肤品专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欧洲最好的护肤品是德国那个蓝色调的大众品牌,价格很便宜,可以在平价连锁店买到。我问她为什么不把文章发表出去?她说,她根本找不到杂志可以发表。因为高档化妆品是平面杂志最大的广告商。没有哪个杂志愿意为某一个记者的某一篇文章而自断财路。其实德国媒体也是有审查制度的。只不过审查的尺度是金钱,而不是别的。
再后来,我看到一个关于护肤品牌的脱口秀。女主持人把十几种名牌和不名牌的护肤霜装在一式的玻璃瓶里,请几个德国顶级的护肤品专家鉴定评价。5个专家里,有4个把一种护肤霜选为最佳护肤霜。最后女主持人说,这种护肤霜在平价超市用5欧元左右就能买到。当然她不能够说出它的牌子。原因一,是因为公众媒体,不允许做软性广告。原因二,就是那个记者朋友跟我解释过的道理。
我以为专家们会惊奇万分。不,他们都很理解。他们解释说,护肤霜的主要成分都差不多。决定因素在于护肤霜对皮肤的渗透度和亲和度。成本差不多的东西,加上香精,加上包装,加上品牌的价值,再加上品牌代言明星的身价,当然就贵起来了。但对于女人们来说,昂贵意味着奢侈和高档。奢侈高档能让女人感觉良好。当女人感觉良好时,也同样产生了美容的作用。世界上有很多女人心甘情愿采用这种方式美容,所以一切不合理的事就变得合理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