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胃

(2006-11-18 01:35:46)
分类: 散文集《风中私语》

我是个如假包换的中国人,中国脸,中国心,还有中国的胃。每看一次李安的“饮食男女”,心里就升腾起找个好厨师再嫁一次的恶念。我在德国很少进中国餐馆。倒不是德国没有好的中国餐馆。汉堡有几家中国餐馆,四川菜,湖南菜,上海菜都做的中规中矩。看到中国人进来,就笑咪咪地递过来一本中文菜单,上面猪耳朵,鸡爪子和牛肚子样样都有。但我还是能不去就不去。因为我觉得不值,同样的价格,我能吃到最出色的意大利饭,法国饭,还有现在很流行的那种国际综合性的菜式。总之,都比在中餐馆吃得痛快。再说,心里总还存个念头,等回国了,狠狠吃它一通。

每次回国,当然少不得要恶补一番。国内的餐馆越开越讲究,但总的感觉是,越高级的地方,菜越不好吃。哪天人家请客吃出了一个天文数字,我肯定回头到便利店买两个五香蛋带回去以防万一。果同学和我居然同感。他在南京国际学校念书的半年里,最喜欢的是南京马路边小店里的炒面。以至于有一次,学校在希尔顿吃什么宴席,他对着一桌佳肴没胃口,找服务生点炒面。人家说没有,他跟人家说没关系,出了希尔顿马路那边就有,三块钱一份,加肉多付一块钱。人家还真的就去帮他买来了。果同学坐在希尔顿华丽的餐厅里,坦然地吃着装在一次性饭盒里的炒面,顿时成了各国同学心目中最酷的人。

在国内恶吃了十多天的以后,每每坐在放满菜碟的饭桌上,眼前就会慢慢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法国南部某一个酒窖的露天酒座。头顶上是透蓝的天空,身边是一望无际的紫色的熏衣草。服务生端上来一盆色拉,碧绿的菜叶,红色的西红柿,上面就洒了点橄榄油。这菜,这西红柿,都是周围地里长出来的,没施任何农药。橄榄油是身边橄榄树上收的橄榄榨成的,也就榨出了五百多升,正好自给自足。然后,是一瓶酒窖看家的葡萄酒。装璜并不讲究,有的甚至是三无产品。因为这些酒除了定点供应巴黎几家高级饭店以外,不在市场上销售。在巴黎高级饭店标出的价格有时是上千欧元。很多吃客就是冲着这酒来的。再然后,是一块煎得两面有点焦,中间还有点生的滋溜冒油的牛排,除了胡椒和盐以外,没有任何化学的添加剂。几百年以前人们是这么吃的,几百年以后的今天也还是这么吃。但就是这样,吃出了自然,吃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美食。

畅想完毕,我总是恶狠恨地说,真想吃牛排啊!大家一起朝我翻眼睛,觉得我的胃已经被熏陶得不再中国。其实一个中国人,心应该很中国,胃还是国际一点好。要不然可惜了世界上那么多的美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从容的香槟
后一篇:听话听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