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论自语感悟品格精神论语思想 |
分类: 论语渝禅 |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自论自语】
孔子能得到预闻国家的政事,是因为孔子拥有性格温和、人性善良、恭谨有礼、节俭朴素以及谦让他人的这些品格才获得这样的资格。
时至今日,其实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还是值得我们所学习和推崇的修身指导思路,但是目前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财富已经在逐步遗忘,甚至有些不良的品格在滋生,虽然更多的时候我们给予这些不良的品格以“时代适合性”的帽子,但是在人性真实的状态下,我们遗失的不仅仅是“温良恭俭让”。
温,温和、沉寂、思考。一个性格温和的人才能让自己沉寂下来,内心如止水才能明察天下事自我心,这是一个君子美德中的重要部分。今天的社会,人们都在追求一种个性张扬,耐不住寂寞,浮躁,一点挫折或者风吹草动,立即以自我为中心,目光短浅,跟他人争夺自己的利益,不能静下来思考问题,不能从大局出发,他的这种“不温”的表现主要是自私的另一种形式罢了。
良,善良、同情、协助。现在有人说你是善良的,就等于说你是傻子,其实“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美德和品格,“良”是人的价值观的底线,也是衡量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我们在选择合作的伙伴的时候第一考核的点应该是:良,只有这个作为保证,我们后续的合作或者交往才可能走得更远,一个团队中有更多的“良者”才能使团队朝理想的目标发展。
恭,恭敬、感恩、礼仪。恭是一种状态,对事物认真心诚的表现,这种表现来自于内心存在的感恩情怀,事事感恩可以得众人心,心齐力量往一处使,才能让团队的目标达成。恭是一种修养,拥有恭的态度,就能够包容宽大任何人,并且让自己的心态平和,研究事物的眼光深远,才能够得到人家发自内心的尊敬。
俭,同检点、抑欲、遵守。以“俭”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做人的标准,不让自己的本性自由放浪,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遵守大利益为第一位的标准。能时刻以“俭”要求自己,这是一种修炼,一种提高,让自身的精神层次得到升华,让自身的眼光看得更远,人生的境界更深。
让,谦让、包容、共同。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谦让给予他人一个空间,你将得到一个不断扩张的舞台,这种美德是一种人智慧的传递以及交往。包容的本身就是在扩大自己的一个“度”,这个度也是让的最高明的表现,包容他人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共同成长、发展,有了共同的目标,我们的力量就能够壮大,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品格的唯美表现。
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展,我们的根,我们的精神不能遗忘,传承祖先的唯美品格,这将是我们得到的最大财富。
>>>欢迎盗版,严禁剽窃<<<
>>>版权归[汪渝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yu2046所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