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SK JANE

(2010-03-03 13:55:37)
标签:

育儿

分类: 幼儿心理

JANE,您好!我儿子马杰3岁了,现在上幼儿园小班。他在幼儿园和在家简直就是两个不同的人,在幼儿园他很听老师话,也很乖,可是回到家里他却特别反动、特淘气!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呢?将来会不会影响他的性格发展啊?身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广西梧州欧燕华)
  “在学校是乖宝宝,在家里却淘得可以。”很多宝宝都有这个“毛病”。其实,这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即便是成人,我们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也经常是不同的。我的看法是,孩子虽年幼,但他聪明的小脑袋已经意识到“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于是,他在学校里自愿表现得更规矩、更听话,这也是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自我调整以更好适应环境的表现。由此可见,“学校”、“老师”在孩子心里具有怎样的威慑力和约束作用。其实,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而回到家里,孩子自然会表现得任性、撒娇。
  要改变这种“一个小宝两个样”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保持与老师一致的教育方式。
  2 孩子做得对,就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尽量与孩子讲道理,鼓励比批评更有效果,但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
  3 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多看、多学、多讲,让孩子多明事理。
  4 一定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把管教和关爱适度结合起来。
  我刚写了一篇博文《孩子犯错,父母的机会》(http://blog.sina.com.cn/askjane),可供你参考。

您好!我女儿1岁9个月了,很调皮,带她去亲子园,有时候也很注意听老师讲,大多数时候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是调皮捣蛋,有时候躺在那里,有一次还跑到老师面前学老师说“大家鼓掌欢迎”。有一次,我气得当着大家的面打了她2下,结果她没哭,只是很惊讶地看着我,也没吱声,我就拉她出来训了她,问她“还想不想来了”,她说“不想来了”。从那之后,她真的就不想去了,如果真的带她去,一到打她的时候,她就做出要哭的样子,然后钻到我怀里,不看老师也不看小朋友,整个人也不调皮了。我看了好难过,好后悔自己当时的做法,不知道这样对她以后有没有什么阴影,什么时候可以彻底忘记。我感觉她的自尊心特别强,请问我应该怎么教育孩子?谢谢!(广东湛江李美慧)
  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犯错正是父母施教的好机会。但是,如何施教才有效果?拿你家的情况来说,当众训打宝宝的方式是欠妥的,而你也已看到不良的心理后果。这意味着宝宝也有自尊心,在公众场合尤其在同班同学面前被打,确实是难以抚平的一段记忆。
  在我看来,你家宝宝的自尊心暂时受到损伤了,现在你该做的就是尽快疗伤,暂时不要逼她去同一个地方上课,让她慢慢忘却这段不开心的记忆。同时,多和宝宝一起做快乐的活动,孩子的表现“坏”时,很可能只是想博得父母的注意,而表现“好”时,当然更希望得到赞赏,在日常生活中,即便宝宝只做对了某些小事,也可以大大赞赏她的可爱和能力。例如全家在一起吃饭时,宝宝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都吃完了,妈妈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大大表扬一下宝宝“你真行,真棒”。把宝宝做过的正确的事情重复放大、反复放大,通过不断被承认、被表扬,宝宝又可以从简单的事情里重获自尊、自信和自我认知感。

JANE,您好!我女儿快2岁了,开始反抗我的话了。平时我一般不阻止她的行为,不听话就让她自由去做她做想的。可是在吃饭时,她总是每吃一口就吐出来,就算是她喜欢吃的,她也这样。我越说不能吐,她就越吐得开心。有几次我没忍住打了她的小手,她也不哭,只是看着我继续吐。请问,我应该怎么对待淘气的小家伙呢?((江西九江  徐颖)
  淘气、经常有点小叛逆,这是两岁宝宝最明显的特征,因为他们正在经历 “Terrible Twos”。在这个年龄段,宝宝会变得非常难缠,与他们“打交道”一定要采取诱导的方法,然后尽早把家长的“底线”亮出来!
  比如,当宝宝的行为过激时,妈妈可以先告诉宝宝:“如果再调皮,宝宝就会好几天看不到最喜欢的玩具娃娃了。”用宝宝平时最珍视的物品或是事情作为后果的“底线”,并在行动上坚决地予以执行,把玩具娃娃藏起来不让宝宝看见。经过几次行动之后,宝宝自然就记下了妈妈的原则:“吃饭时不能再吐出来,不然会好长时间看不见喜欢的玩具娃娃。”

JANE,您好,我儿子现在19个月大,因为现在甲流或手足口病很严重,所以我们已经停了两个多月的早教课了。现在宝宝天天就是呆在家里玩喜欢的玩具,不知道宝宝总是这样呆下去会不会影响智力开发。请问,能否教我们几个能开发宝宝智力、而且不用早教课上的大型教具,或是只在家里就能让宝宝和大人一起做的游戏呢?谢谢!(吉林长春储豪妈妈)
  要替19个月的宝宝选玩具,妈妈首先要弄清楚这阶段孩子的“玩乐”特性:
  1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1岁左右的宝宝难以长时间地保持“集中”状态,他们的注意力经常跳跃在好几个东西上,每样东西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所以,妈妈在挑选玩具时最好能以“系列”为主打。例如套装的布书,它们既有连贯性又各自有区分,对孩子来说能长期保持新鲜感。我4岁的儿子就特别喜欢《我的第一次》,这是一套6册的粘纸故事书,每册讲述了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次经历,比如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搬家、第一次看牙医等。故事书图文并茂,图片下的部分文字被隐去,由简笔画来代替,需要宝宝找到相应的彩色贴纸来补充完整。妈妈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宝宝找粘纸,趣味性和互动性俱佳。一旦宝宝暂时玩厌了,拿起另外一本书时,各本书之间的相似性和连贯性依然能保证“早教”的目的。
  2 玩具不宜太复杂
  宝宝还年幼,太过复杂的益智玩具并不适合他们,那些好玩有趣、能够反复游戏的玩具最受他们喜爱。比如可爱的毛绒学习手表,能让宝宝边玩边学习辨认数字,智趣布积木由安全绒布制成,19个月的宝宝也能安全地搭积木,各类有趣的拼图图案不但能让宝宝开动小脑筋,更能鼓励宝宝学习颜色、数字等。
 
JANE,您好!我家天天刚满2岁8个月,最近话特别多,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讲个不停,我发现宝宝有时会出现口吃的情况,而且有些发音口齿不清。但是,在很多时候,他的发音还是很清晰的,也不口吃,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纠正吗?谢谢!(江苏无锡吴召文)
  2岁8个月的宝宝出现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理原因。3岁以前的幼儿的发音器官未得到充分发展,对于区别较小的音,不易辨别出来,同时又不善于协调地使用发音器官,或者不能掌握某些发音方法,所以不能正确发清某些音。这都是正常的,妈妈不必过分担心。当然,如果宝宝的舌系带短、舌头运动不自如,也会导致有些音发不准确,这就要请医生诊断了。
  二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宝宝学说话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如果周围成人说话含混不清或有口吃的毛病,宝宝当然也会模仿。
  三是口脑发展不平衡。2岁的宝宝表达欲望很强,但他们的语言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使得他们在表达时会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表现为说话过于急躁、激动或紧张。当思考与说话的速度无法配合时,就可能出现口吃现象。
  所以,妈妈要先弄清导致宝宝口齿不清或口吃的原因,如果不是生理缺陷造成的,那么妈妈每次与宝宝交谈时要尽量放慢语速,让宝宝听清每一个字的发音,让宝宝慢慢模仿和纠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