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汝为
谭汝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58
  • 关注人气:20,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汝为:为仇方迎先生《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而作

(2018-04-05 15:06:40)
标签:

谭汝为

仇方迎

诗词人生

序言

分类: 诗文与杂感

 

拔出流俗  展现大我  君子共鸣

——为仇方迎先生《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而作

谭汝为


仇方迎先生《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用诗词系列作品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作者人生成长轨迹——1966年北京八中高三毕业,下乡插队种地,任乡村民办教师,当轧钢工人,进学校任中学教师,再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最后在高级记者岗位上退休。数十年来,笔耕不辍,佳作迭出。


 

谭汝为:为仇方迎先生《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而作

捧读方迎兄《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诗穷后工,家国情怀

他在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插队当农民,后到通化钢铁厂先当工人后任教师;1984年后,先后在《吉林日报》《科技日报》工作。尤其前半生,生活于草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于逆境,所写诗文,属穷苦之言,皆发之于忧愤,充盈着沉挚的气势,极易拨动读者的心弦。在无病呻吟的歪诗或盲目颂圣的谀词充斥诗坛的背景上,方迎诗词却拔出流俗,站在时代高度,着眼于国家与民族命运,因而能与忠贞正直之士不期而然地产生共鸣。

翻开中国诗史,从屈原到陶渊明,从李白、杜甫到苏轼,从陆游、辛弃疾到夏完淳、秋瑾,历代诗人饱受痛苦的心灵孕育并产生了光华璀璨的诗歌精品。“诗穷后工”即揭示了诗人创作才能形成与发展的特殊规律,也是对古代诗人创作实践的一种客观概括。

《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方迎兄的作品就充溢着历代中华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请看写于20017月的《沁园春·“星火断代”咏》:

千古难寻,际遇欣逢,盛世共荣。奋党旗指引,鹏飞万里;闻鸡起舞,壮志勃兴。亮吉忠魂,寅初硬骨,国脉殷殷照汗青。欢欣甚,看火红星闪,有序添丁。  巍巍世纪工程。烛天下英才路径明。叹埃及石子,终成大业;殷墟甲骨,青史垂名。周召开元,夏商断代,五帝炎黄赖准绳。西北望,问祁连弱水,谁解传承?

再如写于20108月的《六州歌头  大清东陵诔》:

东陵远眺,青翠莽苍苍。山叠嶂,云舒卷,舞霓裳,气昂昂。追问当年事,明衰落,清初立,八旗壮,生机旺,似鹰扬。跃马扬鞭,席卷长城下,浩浩汤汤。至康乾盛世,文武正相当。扩土开疆,好风光。  叹皇家梦,难持久;传十位,竟消亡。封建制,千秋罪,起萧墙。泪何伤?遥想咸丰帝,外敌侮,内忧长。都门弃,明园掷,恁仓皇!遂令垂帘听政,阴森处,慈禧猖狂。唤银河仙浪,涤荡百年殇,还我康强!

这两首词,展现的正是历史的大视野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谭汝为:为仇方迎先生《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而作

二、浩然气与君子风

古人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所谓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方迎先生数十年的诗词创作,非但擅长养气,更能将浩然之气以文章之宏法,影响社会人生,其意义自然深远。

个性和时代感未必能成为永恒,因为人类的前行不只是个体,也不止于任何一个时代。但是,个体和时代所造就的真善美,却可以成为永恒的主题,或为真善美的主题而长远的发挥其效能。这样的诗文不是“小我”,而属于“大我”。仇氏《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真善美之大我,其浩然之气,尤为突出。

例如写于20182月的《鹧鸪天·和魏暑临戊戌新春试笔》,就给人以心存“大我”的感觉:“戊戌维新变法忙,阉人慈禧共嚣张。康梁亡命云天外,六杰抛头菜市旁。   双甲子,再思量,腥风血雨路茫茫。民生国运心中事,海晏河清梦正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方迎兄交往恳谈,读他的诗词作品,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身上带有典型的君子风。方迎兄写于20111月的《江城子·龙潭湖》写道:“一生磨难又何妨!也悲凉,也辉煌,跨海攀山甘苦两茫茫。且尽杯中豪气爽,谁共我,醉斜阳!”写于201612月的《水调歌头·盼读袁兄大作》写道:“平生多少经历,泣血写流年。吾欲抢先拜读,又恐触摸伤处,惊起梦中寒。……蹉跎事,开怀事,不成眠!仰天长啸,千古英杰几团圆?人道青春无悔,我信厚积薄发,此说最周全。且尽三杯酒,袁孟共婵娟。”这些词句,令人读后一吟三叹,回味隽永。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君子人格的典型特征,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概括。从方迎先生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君子之风”——善于学习,坚守正义;文质彬彬,乐观通达;知行合一,重在力行;守正出新,融会贯通。君子,这个永具魅力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突显且稳固的坐标,也是中国文化人不懈追求、奋力攀登的人格高峰。  

三、诗心泛舟,科海甘辛

《科海甘辛》是科技日报创办的一个特色栏目,专写院士风采,并配以诗词作品为之增色。方迎兄《诗词里的人生续集·科海甘辛》中,收录有35首词作,就是配合该栏目通讯报道,专为数十位院士撰写的礼赞,堪称诗坛盛事。

这些词作涉及人员和领域很广,包括翟中和(细胞生物学)、高鸿(分析化学)、黄汲清(石油地质学)、张广学(昆虫学)、谢学锦(勘查地球化学)、蔡睿贤(工程热物理学)、魏子卿(卫星大地测量学)、吴佑寿、保铮(电子学)、谢礼立(地震与防灾工程)、陆宝麟(医学昆虫学)、沈国舫(林学及生态学)、关君蔚(水土保持学)、周廉(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李文采(钢铁冶金学)、邢其毅(有机化学)、盛志勇(创伤外科、烧伤学)、胡宁(理论物理学)、曾士迈(植物病理学)、刘德培(医药分子生物学)、徐旭常(能源与环境)、王士雯(老年心脏病急救)、程天民(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吴德昌(放射毒理学及辐射防护)、孙曼霁(化学战剂生化毒理学)、沈倍奋(免疫生物化学)、石青云(数学)……等常人闻所未闻林林总总的学科领域。以旧体诗词形式,讴歌科技战线英才,这是一种“旧瓶装新酒”式的有益探索。

例如为刘梦瑶所作《院士·科海甘辛》(《关君蔚:渔樵耕读》)配词《一剪梅》写道:“夫子平生手脚勤。放下提琴,跃上龙门,关东豪气话犹存:天地无垠,学海无垠。  水土保持奠基人,树木成阴,点石成金,百花深处笑声频:绿了山林,富了乡邻。”再如《鹧鸪天·为罗冰所作“四型”局长郭向军配词》:“齐鲁风雷卷地来,泰山脚下密云开。一条科教兴邦路,多少搴旗斩将材。  怀远志,助英才,民间期盼大平台。神州酝酿新突破,创意山东亦壮哉!”这样的创作尝试,使人感受到科技并非冰冷僵硬的“远客”,而是充满活力和体温的百姓“近邻”。


谭汝为:为仇方迎先生《诗词里的人生》及续集而作

四、诗律的改革与创新

借写序言的机会,谈谈对诗律改革与创新的看法。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著名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刘叔新先生一再强调诗歌创作的“时代性”。他在诗集《韵缕·自序》中说:“诗味虽为艺术性感受,然若无时代性结伴扶持,则虚泛不盈实,平淡不足取”;“时代性非仅体现于内容,亦由形式见之。内容直接映射时代感情与现实景况,故显豁而重要。形式与时代性之关联间接而隐约,旧瓶可装新酒,遂至少人虑及旧体形式于时代性之不良影响。提倡改革旧体诗词者盖深虑之”。

据《光明日报》报道:零点调查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厦门五市市民中开展调查的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诗歌需要改革”的呼声颇为不低。看来,“旧时堂燕”式的诗词形式已到了除旧布新必须改革的关头。只有从内容到形式致力于诗词改革,才能使当代诗词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青年;才能传承升华,活泼清新,充满朝气。刘叔新先生在《南北咏痕·跋》和《韵缕·自序》中详尽地阐述了诗词改革的主张,如“用词适添现代彩泽”、“死语僻字概不采用”、“多用格律宽松之诗体”、“押韵应以现代普通话音韵为主要依据”等等。这些改革主张很切实,很具体,很值得诗界诸君参考。

刘先生对于诗词改革的理论阐发与创作实践互为表里,其精健是:突出现代的情感与时代精神;在形式上既符合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又应冲破格律的僵死束缚;使诗歌形式与内在精神之间达到一种弹性的融合;力求为旧体诗词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诗歌改革的有识之士,多年来在研究诗词格律化课题上澄心摄虑。欲增强诗句的节奏感,就要赋予相当程度的格律性;与此同时,既要保留诗作内容表达自由、艺术手法丰富之优胜处,又要兼备格律性。毋庸讳言,这是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矛盾。

近日,与仇方迎、张兆琦、阎春祥等诗友聚谈时,谈到诗词创作在新时代应在格律上有新突破和有章可循。仇方迎先生诗词创作的实践,一方面体现出他对传统格律的熟悉与遵循;另一方面在语言风格和韵律把握上,也体现出一种富于创新精神的探索诉求。

我想起戴望舒名言:“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选择较合适的鞋子,但是智者却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鞋子。”这段话很值得致力于诗体改革的诗人和学者们深思。

                                                                                               2018-4-4 写于天津华苑碧华里寓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