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侯精一先生在天津方言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的发言

(2015-01-08 09:47:04)
标签:

侯精一

天津方言

成果鉴定

谭汝为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侯精一先生 在天津方言研究成果鉴定会上 的发言

 

(侯精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文》主编)


 去北京读大学之前,我一直在天津生活,家住重庆道,在工商中学读书,就是今天的天津外国语大学。


侯精一先生在天津方言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的发言

 天津方言研究,这三部书(指《天津方言词典》《天津方言文化研究》和《天津方言研究与调查》)的出版是领风气之先的,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大量的快速的前进,我们丢失了很多东西,有形的地方文化没有了,无形的也跟着受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天津出版这三部书是很有必要的。

 

 

北京语言大学搞了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典藏”源于台湾,就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将其数据化,很有意义。我自己近年来主要在做《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项目,将方言民俗用图典的形式标出来。我们应该用各种手段保护方言文化。在整个国家、社会前进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学者应该做的就是用我们自己所擅长的办法,来尽我们社会的责任。


侯精一先生在天津方言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的发言

这三部书是三个不同的点,第一个点是把天津方言列出来,第二个点是把天津方言的文化列出来,第三个点是进行深入讨论。天津文化的来历和有关的一些问题,在学术上、历史上给它一个定位。在城市文化研究方面,在方言文化研究方面,天津是走在很前很前的。这三部书都很有看头,它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层面,另外,具有“草根性”,能为社会所接受,为媒体所接受,老百姓爱看。这样的著作不是能调查就能写的,很有难度。


侯精一先生在天津方言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的发言                

                鉴定专家:张春生、关山、袁钟瑞、侯精一、弥松颐、杨学军、施向东

 

什么是天津方言文化?方言文化不是方言加文化,也不是方言和文化,而是方言的文化,是天津方言的文化。方言是一个载体,在它表层的里头反映出的是一种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第一步,将天津方言的一些点找出来,进行典藏,然后对那些精彩的,应该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者比如谭汝为先生等,对其刨根问底儿,对其来源、原因做出解释。如果配上插图,则更便于理解。京津相距很近,但是天津人说“锛铰裹”,却不说北京的“石头剪子布”,这体现出天津文化的生命力,这是它的根基,也是老百姓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做深层的反映,不将这些东西记录保存下来,甚至拍摄下来,我们就对不起天津人。

 

侯精一先生在天津方言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的发言                     侯精一先生与南开大学曾晓渝、马庆株、杨自翔交谈

我们以前做天津话音档,也留有录音。《天津方言词典》要做点读版,就是把它永久保存下来。谭汝为先生的《天津方言文化研究》有一个定位,体现出他的创新意义。“嘛叫天津方言文化?”谭定义为“码头文化”,我觉得这个很好,但我们还要再进一步琢磨。他提出的“水文化”,定位也定得好。但“外来文化”一说,范围有点大,但用“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似乎不妥。文化的包含是多层次的,是历史的。天津在全国的历史发展中属于较早的、较近代的、较现代的文化,我们在天津方言文化研究中,要把这些都反映出来。

 

                   (根据现场录音,由天津师大研究生吴昌兴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