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摸 与 淘换
(2008-07-14 05:38:29)
标签:
方言口语词释义学摸淘换文化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学摸 与 淘换
谭汝为
“学摸”写在书面上,就是“踅摸”,寻找的意思。例如:“到旧书店去踅摸两本书。”这个“踅”字,是会意字,从足从折,就是来回走的意思。“摸”就是用手探取的意思。所谓“踅摸”=“来回走”+“探取”,就是搜寻、寻找的意思。
不过,“踅摸”这个词儿的“踅”字大生僻了,一般人都不认识,也不好写;于是,天津人就写成“寻摸”,而俗读变音为“学摸”。也是寻找、搜寻的意思。例如:“看您在这儿转悠半天儿了,您学摸什么呢?”“我打算给孩子学摸一个好看点儿的书包。”
天津人把“寻找”的“寻”,读成“学”的音。譬如:“乒乓球拍得换海绵了,你给我‘学’一张海绵来。”“老太太想吃野菜馅饺子,你哪天得空儿替我‘学’点儿马齿菜来。”这两个“学”就是“学摸”“寻找”的意思。再如:“老外们在中国一个劲地学摸旧家具,学摸老掉牙的盆盆罐罐,学摸我们看着不起眼儿的老古董。”可见“学摸”的对象,都是稀罕物。买大路货,就不用这个词儿。所以没听说过“出去学摸一棵白菜二斤土豆”的。
“学摸”这个动词,不仅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例如:“小李这小伙子也老大不小的了。我琢磨着得给他学摸个对象了。”“毕业五年了,最初是学摸工作,然后学摸对象,最近又开始寻摸房子了。”
天津人把“寻”俗读为“xin2”。例如把包好的猪肉韭菜馅儿饺子下了锅,煮上了,这才发现醋瓶子里没有醋了。去买吧,来不及了。干脆找邻居张娘“寻(xin2)”点儿吧。
另外,旧时天津人把姑娘嫁人,说成“寻(xin2)人”。例如:“老李家三个姑娘,老大老二都寻(xin2)了人,就剩下老闺女还没出阁。”
天津话还有一个词儿——“淘换”,就是对不易找到的某种东西多方设法地寻求。例如:“这东西太稀罕了,没地方淘换去!”“这老古董,你从哪儿淘换来的?”“淘换”跟“学摸”属于同义词,但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学摸”即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而“淘换”却不能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