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儿嫩”面面观
(2008-07-15 07:22:40)
标签:
毛儿嫩雏儿面面观教育 |
分类: 词义探幽 |
“毛儿嫩”面面观
谭汝为
“雏儿”,本指幼小的鸟类,如小鸡叫雏鸡、小燕子叫雏燕等。《三国演义》中的庞统,绰号“凤雏”。李商隐著名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里的“雏凤”,比喻新人胜过前辈,表明青出于蓝,后出转精的道理。
但是,刚刚孵化出的幼小雏鸟,毕竟浑身嫩嫩的茸毛,甭说翱翔天际,就是动弹都很吃力。因此,天津人就用“雏儿”,来比喻年纪轻,阅历少的人。对于年轻稚嫩,缺少阅历,经验不足的人,天津话还有一个词儿,就称之为“毛嫩”。例如:“你们这些年轻人啊,生活在蜜罐儿里,缺乏艰苦的磨炼,太毛儿嫩了!”再如:“你小子,是‘六月的冬瓜——毛儿嫩’啊!”
“嫩”的本义是初生而柔弱,娇弱的意思。后指阅历浅,不老练。例如“跟我来这套,你还嫩点儿!”再如“让他担任一把,是不是嫩了点儿”。毛毛嘈嘈的工作加上阅历浅,不老练——就是“毛嫩”,例如:“怪就怪自己毛儿嫩办砸了锅,等着挨批吧!”
从“毛嫩”到“老练”,当然要经历锻炼成长的过程。但“老练”往往坠入“世俗”和“圆滑”,却令人望而生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活的无情砂轮,磨圆了抗争的棱角;历经屡次“得楞”和“拿龙”,使之进入浑浑噩噩、芸芸众生的正轨而“随其流而扬其波”了——可叹可悲!可是,103岁的周有光先生却每天仍敲击键盘,孜孜不倦地写作。他的清醒、睿智、豁达、勤奋,确实令人感佩!因此,思想的活跃和对真理的探求,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喜欢刘禹锡的诗句,在于其饱含辩证哲理和代谢理念。说心里话,年轻人的“毛嫩”,毕竟带着无邪的真诚,十分可贵!而老者的“横秋守旧”和“圆滑世故”,却令人不快。至于“余含泪”“王幸福”之流,则令人鄙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