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津方言词语探源大了文化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谭汝为
旧时专门从事为红白事服务的人,被称为“吃红白口儿的”。如办喜事租轿子的喜轿铺、办白事丧葬事务的杠房、出售纸人纸马的扎彩铺、为喜寿丧家搭设席棚的棚铺、为红白事承包筵席的酒席处等,都属于“吃红白口儿的”。
凡商业都市都不同程度盛行奢华风,这在老天津尤为明显。加上天津人好脸好面,在红白事上素有“耗财买脸”的风气,于是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繁文缛节,名目繁多。主家办事,千头万绪,大事小情,都得料理停当;里外上下,迎来送往,都得侍奉周全;而且,不懂规矩的“假行家”不行,慌手毛脚的“毛包”也不行。那您了说,怎么办呢?就须要在红白事现场,有一位统领事务的现场总指挥——天津人称之为“大了”。例如:“像这种人多杂乱的大场面,还非得有个大了不可!”
所谓“大了”,“大”是居于首位的意思,“了”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对各项规则了然于心,二、将一切该办之事了结完满。“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办红白事的“大了”,须高屋建瓴,统领全局,指挥若定,事无巨细,举重若轻。《红楼梦》卷十三“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被宁国府请去,为贾珍主持料理儿媳秦可卿的丧事——天津人讲话,王熙凤就是响当当的“大了”。
旧时,天津人办红白事,千头万绪之中,最担心本家儿姑奶奶挑眼生事。已出嫁的姑奶奶,虽在娘家不当家,但却可以主事。因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本宅主事的大爷、二爷都怵她三分。在筵席上,某句话稍不遂意,姑奶奶就可借机大闹,甚至掀翻酒席桌子。经验丰富的大了,在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最后这道环节——照顾席面时,小心谨慎,眼里有活儿,说话得体,礼节周到,得把本家各位姑奶奶侍候得舒舒坦坦的,别节外生枝,出事儿。最后,整个红白事办得有条有理,有板有眼,中规中矩,善始善终,这才显出“大了”的本事!
追本溯源,“大了”这个称谓,和“跳槽”这个词儿一样,都出身不雅,属于妓院行话。旧时妓院里的男性主事人,就被称为“大了”。但这类源自妓院的术语,一旦进入全民语汇,由于词义已脱胎换骨,因而使用范围很广。一般使用者对其出身从不过问。这就叫——“英雄不看出身”,或者说“出身不能选择,重在现实表现”嘛!
天津老民俗,凡遇到双方难崴的争端,碰上针尖麦芒的对峙,在大打出手,甚至头破血流之后,纠纷总得了断,矛盾总得解决,冤家总得和解,过节儿总得消停——在这关键时刻,就得请第三方“大了”出面,从中调停了。这种“大了”,二二巴巴的干不了,就是请来哈佛大博士、南开名教授,也是白搭。必须由双方认可的、资格老、威望高、手段辣,黑白两道通吃的前辈出面,在饭庄设宴调停料理——先是宜粗不宜细的各打几板,对奓翅者拍老腔弹压;然后从中斡旋,把争执双方的面子尽量给足了——最终摆平。什么叫“大了”?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天津话,还有一个词儿:“大拿”,和“大了”的意义相近。“大拿”指事务主管,掌实权的负责人。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例如“主任挂名,副主任甩手,其实老赵是大拿”。“这个处室,处长身体不好,常年休假;副处却是大拿。”
“大拿”指具体单位或部门执掌实权的负责人、主事者。而“大了”是统领操办红白事的主持人、指挥者,是受雇于人,替别人操心办事的,属于临时工之列。用天津话说:“大拿”是“永久”牌的,而“大了”却是“飞鸽”牌的——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