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津方言词语溯源九河下稍惹惹码头文化文化 |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
九河下稍说“惹惹”
谭汝为
题记:
外地朋友询问天津方言词语“惹惹”,究竟是什么意思?兹撰小文作答。不知说得是否妥当?敬请博友多多指教。
(天津估衣街)
“惹惹”,是典型的天津方言词,就是不办正事,乱起哄,瞎胡闹的意思。例如:“整天没正文儿,凑到一起,瞎惹惹。”高英培《钓鱼》中,二子他爸爸想和相声演员“掺乎掺乎”“惹惹,惹惹”——说的就是地道的天津话。普通话“惹”字读上声(三声),而天津话“惹惹”,第一个“惹”读阳平(二声),第二个“惹”读轻声。
天津作家写本地界的民俗小说,喜欢用“惹惹”这个词儿。如冯骥才《阴阳八卦》:“找他干嘛,瞎惹惹,乱掺和,再来个不干正事的,是添忙还是添乱?”再如林希《五先生》:“侯家老七侯宝成,有点机灵劲,街面上跟着瞎惹惹,走到哪里吃到那里,倒也饿不着。”
有时,“惹惹”这个词儿用于自身,属于谦词性质。例如,一位天津哥儿们儿想跟朋友一起办公司,开买卖,干一番事业。但当别人问起来,就轻描淡写地说:“嗨,什么大买卖?跑跑龙套,跟朋友一起惹惹呗。”您看,“惹惹”这个词儿,说着多轻巧,但用得很聪明:不把弓拉满,有回旋余地。如果事儿办成了,公司一炮打响满堂红——显得举重若轻,大家风范。一旦事儿没办成,黄了——别人也甭笑话。既然是“惹惹”嘛,自然属于“有一搭没一搭”之列,“就坡下驴——赶着走”呗!
天津俏皮话描述 无所事事却又好事 之徒为:“一个字儿仨音——惹惹惹”;“惹惹惹,敲破锣;罗罗缸,卖生姜”。追根溯源,“惹惹”这个词儿,滥觞于九河下稍的漕运文化、码头文化,是对没有固定职业和稳定工作的城市游民阶层 生活状况的形象描述。在老天津卫,凡入围“惹惹”圈子者,必备仨儿条件:一是无职无业,二是无所事事,三是性情好事。具体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捆着发麻,吊着发木;无事可干,“吃饱撑的”;剩余精力,无处排遣;——于是,就呼朋引类“瞎惹惹”。“惹惹”结果,往往不妙。请看天津话顺口溜——
没有事儿,一惹惹就生事儿;
出了事儿,一惹惹就坏事儿;
少一事儿,反成了多一事儿;
结果是:待业青年去劳务市场——没事儿找事儿。
汉语“惹”是动词,就是招引、引起的意思,但多用于不好的事情,如“惹气”“惹事”“惹祸”“惹乱子”“惹火烧身”“惹是生非”“惹花拈草”等等。三个“惹”字叠用——“惹惹惹”,结果就是:“惹气”“惹事”“惹麻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