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愣充“大尾巴鷹”

(2008-04-16 22:35:55)
标签:

天津地域文化

愣充

大尾巴鷹

文化

分类: 天津地域文化
 

别愣充“大尾巴鷹”

 

谭汝为

 

    天津话有个十分有趣的词语,叫做“装大尾巴鹰”或“愣充大尾巴鹰”。 顾名思义,“大尾巴鷹”的字面义,就是尾巴特别长的鷹。

 

鹰隼.jpg

   

    其实,“鷹”这种猛禽,其生理特征是鹰鼻鹞眼,钩嘴利爪,双翅发达强劲,故能高飞云端,俯瞰大地。鷹要是长上孔雀式的大尾巴,那就成累赘,不仅飞不起来,恐怕得活活饿死。举凡大尾巴鸟类,如孔雀、山鸡等,羽毛漂亮,但都飞不高,性情温和,主要供人观赏。至于翱翔长空,搏击狐兔,那是长着小尾巴的鹰隼之专利。

 鹰隼.jpg

   

    “装大尾巴鹰”是天津话一个生动的比喻,比喻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知天高地厚,好大喜功,谎话连篇,扮酷装大,性喜招摇的人。比喻自以为是,七个不含糊,八个不在乎,事事能耐梗,处处充好汉的人。天津俏皮话说:“麻雀落在墩布上——愣充大尾巴鹰”“屁股后边夹扫帚——愣充大尾巴鹰。”
  鹰隼.jpg
  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是愣充大尾巴鹰的一种表现形式。曹禺《日出》中生性狡猾的洋行职员李石清,家庭生活本来很拮据,但为了削尖脑袋往上爬,为了在上层社会里混,让本分的夫人撂下家里几个孩子,打扮得体体面面地到高级宾馆去,陪着大款阔太太打麻将——就是愣充大尾巴鹰。老舍《茶馆》中,那个给人算命的刘麻子,为了混事,便于贩卖人口,他假门假式地穿上了洋缎大衫,手拿洋鼻烟,怀揣洋怀表,扮酷摆谱——也是愣充大尾巴鹰。但无论李石清,还是刘麻子,两个大尾巴鹰,最终都是悲剧结局。

 

    更为典型的大尾巴鷹,就是刘宝瑞相声《开药铺》中那个不懂装懂的“假行家”。在药铺开张那天,在“假行家”料理下,有顾客买药材白芨,就白送大白鸡一只;顾客买药材银术,就白送一颗银珠;顾客买药材附子,就把东家“满不懂”满大爷父子二人卖给人家了……在这个热热闹闹的荒诞讽刺喜剧中,愣充大尾巴鷹的“假行家”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