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森严的前辈文化
谭汝为
狭小半岛、单一民族、同样文化、统一语文、有限的十多个主要姓氏——以上这些因素,使韩国人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浓郁的家族和家庭色彩。韩国人对于亲情、宗情、乡情、学情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漫步在韩国城市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不少家商店的门口挂着书写繁体汉字的牌匾,如“某某道(相当于中国的省)某氏同宗会(或宗亲会)”、“某某道某某里(相当于中国的乡)同乡亲善会”、“某某高中一九六二届同窗联络会”等等。
在大学里,三年级学生是二年级学生的前辈,而一年级学生又是二年级学生的后辈,以此类推,周而复始,乃至无穷。这样,就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前辈文化。韩国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无论当公务员或进入公司、无论当医生、执教鞭或从戎入伍,都毫无例外地进入人生第二个前辈后辈等级森严的人际网络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说白了,韩国人一生许多人际交往,就是不断转换自身的角色以与前辈或后辈打交道。
据说,在韩国球队里,前辈后辈等级森严。前辈说话,后辈俯首聆听,即使不理解也得执行。甚至,在比赛中晚辈玩命儿抢球、传球,而临门一脚、破门得分的露脸活儿,则是前辈的事儿。
在韩国学校里,前辈不仅可以和后辈开玩笑,还可以像家长一样批评、训斥,甚至打骂做了错事的后辈。而后辈则要时时、事事、处处尊重前辈。在前辈面前,后辈往往拘谨寡言,不得与前辈开玩笑。当着前辈,后辈低眉顺眼,不经允许不得抽烟饮酒。
韩国前辈文化体现在无亲情、乡情、学情的背景上,则重视年龄,尊敬老者。在韩国光州各所大学任教的中国教师与华侨人士的一次聚会中,与会20多人,绝大多数为初次相见。席间,议以年齿为序。结果1945年出生者为长,本人农历正月初五出生,居长者之首。其他三位同庚教授及夫人则拱手鞠躬,毕恭毕敬地向我和老伴儿致意,并高呼“大哥、大嫂”。对于多年生活于官本位社会,半辈子教书并甘居人后的鄙人,此刻俨然成了火并王伦后被推到第一把交椅上的托塔天王晁盖,搞得我欢喜不已!——书归正传,这种尊老意识,长幼有序的礼节,也许就是前辈文化的长处吧!
但是,韩国前辈文化的弊病也显而易见,例如,论资排辈,不利于人才成长;辈份能量,往往雄踞在真理和原则之上;辈份至上,极易助长宗派倾向、地方主义和不良势力的滋长。

我在韩国教过的一位中文系大三男生,外表英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他曾在首都附近的宪兵军营服役。在我设家宴招待韩国学生的一次交谈中,问他军队生活体会,他忧心忡忡地说:“压力很大,心情不好。”我问:“为什么?”回答:“老兵对新兵的挑剔和侮辱,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我说:“你们韩国服兵役就是两年,老兵在去年也是新兵,为什么就不能友好对待自己的弟兄呢?”他神情黯然地摇头不语。
2005年6月19日凌晨两点半,在韩国兵营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血案,起因是一名性格内向的后辈新兵不堪忍受前辈老兵没完没了的训斥、辱骂和折磨,结果采用极端方式——用手榴弹和步枪杀害了在大通铺上熟睡的战友,酿成8死两伤的惨祸!究其原因,则显示出前辈文化的弊病。
总之,如果把前辈文化限控在礼仪道德层面,那么,尊崇前辈文化,无可非议,甚至必要。但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实业等一切实际领域,则不可过分强调前辈文化。因为一旦纯以辈份优势赢得话语权和指挥权,就会压倒了真理和原则,必然造成无尽的灾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