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01】二进制的灵感来自《易经》?

标签:
易经二进制计算器莱布尼兹0与1 |
分类: 易经101 |
计算器和计算机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有人说:“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伏羲和周文王无疑是今天计算机的始祖。”因为计算器与计算机的演算基础――0与1的二进制,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和在中国传教的白晋等人通信,从《易经》与六十四卦里得到启发的。0与1就是来自《易经》的阴爻(0)与阳爻(1),而六十四卦就是它们的演算。莱布尼兹为了表示对《易经》给他灵感的感谢,还写信给康熙皇帝,请求加入中国籍,并建议在北京建立科学院。愿望虽然没有达成,但他自己则在法兰克福创办了一个中国学院。
这听起来不仅让人觉得非常愉快,更是面子十足,很有振奋人心的效果,所以也就被人津津乐道、广为传播。可惜,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
莱布尼兹在1679年就发明了以0与1为单元的二进制,因为风闻中国的康熙皇帝爱好数学,所以写给在北京的神父 Grimaldi(中文名闵明我)和 Bouvet(中文名白晋),告知自己的新发明,希望能引起康熙皇帝的兴趣。白晋收到信后很惊讶,因为他发现这种二进制跟中国《易经》里的阴爻与阳爻及六十四卦有类似之处。他回信告诉莱布尼兹,莱布尼兹也很惊讶,在进一步了解《易经》后,于1703年发表《二进制算术的解说——它只用0和1并论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所用的古代中国数学的意义》。
他在这篇论文里援引中国的《易经》,除了想增加二进制的说服力外,也是想表示人类的思维不分东西与古今,都有共通之处。不管莱布尼兹有没有像某些人说的“写信给康熙皇帝,要求加入中国国籍”,他心仪中国文化是事实,但从他与白晋等人的通信可知,他希望康熙皇帝和当时的中国学者能够根据他所设计的二进制,了解六十四卦的“真正含义”,从而使“中国人增加对欧洲科学的敬仰,进而增加对我们宗教的敬仰。”
什么是阴阳爻与六十四卦的“真正含义”?莱布尼兹指的应该是它们乃二进制的种子――发端或起步,但离真正的二进制还有“十万八千里”。
我们先说六十四卦:如果以0来表示阴爻,以1来表示阳爻,那么乾卦可写成111111,坤卦可写成000000,履卦为111011,未济卦为101010。表面上看,1到64都可以用0与1两个数码来表示,但这只是0与1的排列组合而已,你要如何用八卦原理来表示128、8217?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去作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莱布尼兹的二进制虽然也只有0与1两个数码,所有数字也都用0与1来表示,但它真正的神髓是“逢2进1”,将我们平常所用的十进制换成二进制就成为:0=0,1=1,2=10,3=11,4=100,5=101,6=110,7=111,10=1010,30=11110,99=1100011,128=10000000。(换算方法从略,有兴趣者可自行上网查看)
所有的进位制都必须能够从事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才有其意义。十进制里的10+3,化为二进制即为1010+11=1101,而1101就是十进制里的13。十进制里的10ⅹ3,化为二进制即为1010ⅹ11=11110,而11110就是十进制里的30(四则运算法则,有兴趣者可自行上网查看)。这看起来似乎非常繁琐,但却是计算器运算的基础,因为它可以利用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做非常快速的运算。
只要对二进制有如上基本的认识,就知道阴阳爻和六十四卦跟它有多大的差距,说“伏羲和周文王无疑是今天计算机的始祖”实在是太“大言不惭”了。阴爻与阳爻是两个符码没错,但在《易经》里并非用来做数学运算的;而中国人也从未想过要用它来做数学运算。让莱布尼兹和白晋等西方有识之士感到惋惜的是中国《易经》里有产生二进制的种子,可叹子孙不肖,术士只会用它来算命,腐儒只想用它来说教,而白白糟蹋了祖先的遗产。